正文

《邏輯要義》1.2 命題和語句

邏輯要義(第2版) 作者:(美)歐文·M·柯匹


所有的論證都是由命題或陳述構成的,因此,我們先從討論命題或陳述入手。命題就是可以被肯定或否定的東西。一個命題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如果命題與它所描述的事實相一致,則它為真,否則為假。在這一點上,命題不同于問題、請求、命令和感嘆,這些都不能被肯定或否定。雖然命題的一個明確特征就是或者為真或者為假,但我們可能并不總是知道一個給定的命題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

命題“大衛(wèi)·萊特曼在他21歲生日時打了3次噴嚏”或者是真的,或者是假的,但我們可能從不知道事實真相。與命題不同,問題、命令、請求和感嘆并不產(chǎn)生關于世界的斷定,它們沒有真值,它們本身既不真也不假。

陳述句被用來在書面或口頭上表達命題。語句并不是命題。一個命題是一個陳述句在某一確定的語境中所表示的意思。兩個語句可以陳述同樣的命題。命題是獨立于陳述它的語言的。例如,“Il pleut”、“Es regnet”和“Est lloviendo”是三個不同的語句,但它們斷定同樣的命題:它們都斷定下雨了。當然,在一個給定的語言中有許多不同的方式來斷定同一個命題。

A.喬治·布什贏得了2004年的美國總統(tǒng)大選;

B. 2004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的獲勝者是喬治·布什;

C.喬治·布什在2004年被選為美國總統(tǒng)。

上述三個語句在結(jié)構上互不相同,然而,它們有相同的意義,它們在同樣的條件下都是真的。它們斷定了同一個命題。要注意的是,同一個語句也可以被用在不同的語境中來斷定不同的命題。一個語句被說出的時間和地點,就可能影響它所斷定的命題。   人類已經(jīng)在月球上行走。

如果該語句在1969年以前被說出,那么它將是假的。

如果在1969年以后被說出,則是真的。

下雨了。

如果該語句被說出的地點和時間在下雨,則它是真的;在其他地點和時間,它是假的。

你是賊!

在某一時間和地點,該語句可以是(依賴于事實,或正確或錯誤的)斷定波比是賊;而在另一時間,它可以是(正確或錯誤的)斷定瓊是賊。  在后面的章節(jié),我們將討論命題的性質(zhì)。一些命題以其他命題作為部分(它們是復合命題)。另一些命題則不如此(它們是簡單命題)。有時候,命題的不同結(jié)構會在它們顯現(xiàn)于其中的論證里造成重要的區(qū)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