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合同結束前幾個月,我開始為領導者挑戰(zhàn)組織(非營利組織,為高中提供領導方案)擬商業(yè)計劃。我將計劃拿給朋友們看,想要獲得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我告訴他們我打算搬回紐約,以啟動程序。朋友們給我的反饋居然不謀而合:你為什么不在這里(丹佛)推行這項計劃?
所以,我照著這些意見落實了計劃。
為什么突然改變想法?因為我開始喜歡上丹佛的氣候,以及大城市設施的人工之美與周圍自然之美的組合。最重要的是,我愛這里的人。我已經(jīng)在丹佛及周邊擁有很多親密的朋友。也正是在這里,我認識了我的妻子。
今天,我們生活在轉(zhuǎn)瞬即變的美國文化中,前方似乎總有誘惑,使我們難以落地生根,因為我們總在考慮下一步的行動和去向。我最大的遺憾之一是,我沒有從開始踏上丹佛土地那一天起就開始投資自己。因為我并不專心—一只眼睛盯著工作,而另一只眼睛則依然盯著紐約。這期間,我錯過了多少關系和機會?事實上,即使我搬離了,我也永遠不會后悔建立了更多的人際關系。
一旦我意識到自己身處丹佛,我的人際關系發(fā)動機立刻換到高速擋。坦率地說,通過國際志工團體組織,我已經(jīng)建立起一些重要的人際關系,這和我從事非營利組織的事實相結合,成為我擴大自己人際關系網(wǎng)絡的優(yōu)勢。我們每個人都具備某種類型的優(yōu)勢,只需要我們識別它們,利用它們。我學到的教訓和我所使用的方法,適用于任何情況。
當我搬到科羅拉多州時,我只認識工作關系以外的三個人,其中的一個就是我妹妹。那么,我是怎么將關系網(wǎng)絡由三個人發(fā)展成為幾千人的呢?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相信這一切都可以歸因于決定“你是誰”的特質(zhì)。我會回到這些特質(zhì)上來,因為如果你忽略了這些特質(zhì),你永遠也不可能改變世界,不管你的關系網(wǎng)絡覆蓋面多廣,或你的銀行賬戶數(shù)字多么龐大。你也可以采取一些實際的行動擴大你的關系網(wǎng)。有些經(jīng)驗我相信所有人都可以借鑒。具體戰(zhàn)術和戰(zhàn)略將有助于你擴大你的關系網(wǎng),不管你是害羞的人還是個外向的人;不管你想創(chuàng)建一個5 位親密朋友的小關系圈,還是一個多達5 000 人的社會共同關系圈。只要你結合我將于下文展開討論的特質(zhì),你就可以成倍地擴大你的影響,進而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