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精裝版)》我們的希望在哪里(27)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精裝版) 作者:(韓)金蘭都


存折上的數(shù)字大起來才更實際嗎

進入書店,你會看到指導20歲左右的年輕人如何理財?shù)臅跁苌蠑[得滿滿當當。大體上都是教年輕人如何積累第一桶金,又如何進行后續(xù)管理之類的內(nèi)容。書中往往會對年輕人提出許多具體建議,諸如購買這種商品較為合算,或那種投資較有潛力等等。在大學里,投資社團或致富社團等往往也最能吸引大學生眼球。當然,我讀書時也曾加入過這些社團進行學習。結(jié)果,從社團里學到的唯一一點是——如果能夠早一兩年開始理財,產(chǎn)生的差異將是更加巨大的,即利滾利擁有不可估量的力量。

但現(xiàn)在的我卻覺得,在20歲初期是不適宜進行理財?shù)摹H绻闶沁€在讀書的大學生就更不應該早早理財了。請回顧一下之前提到的那個諧星的故事。對于他來講,他所處的時期并非是積累財富的時期,而是積累人生競爭力的時期。與其從每月的牙縫里擠出一點錢來進行可憐的投資,不如等到大紅大紫后利用增加的演出費用進行理財,不是更具效率,回報率也更高嗎?

金錢和性有著類似的魔力,那就是會讓人變得十分沉迷和專注,一旦迷上兩者中的一個,就會讓人覺得周圍的一切都失去了光彩。一旦嘗過存折上積累起一筆小錢的快感,哪怕是很少的錢,也會讓人忘乎所以迅速沉迷此道,從而忽視長期的規(guī)劃,完全陷入這種“立竿見影”的財富積累方法中。這種穩(wěn)定的財富積累方式會讓人對那些高風險且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產(chǎn)生厭惡情緒。

最近與我交流前途問題的年輕人當中,有一個普遍的傾向,那就是很多人認為,相比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進行自我投資,不如從現(xiàn)在開始一點點使存折上的數(shù)字大起來,這樣更實際,心里會更踏實。

但抱有這種想法的年輕人卻并未考慮周全。如果父母不是富翁(如果父母是富翁,子女也許都沒有理財?shù)谋匾鳛?0歲左右的年輕人,你缺少收入來源,所能積累的財富是十分有限的。與其像小孩子攢壓歲錢一樣摳門兒理財,索性花光它不是更痛快!

但選擇花在什么地方是有學問的,一定要花在能夠幫助自己成長的有意義的事情上。可以買書,也可以去旅行,總之用在提高自己的事情上就行。如果你真想積累大財富,那么與其比同齡人早幾年開始理財,攢些小錢,不如將錢投資于創(chuàng)造“更好的自己”,這才是長久的大項目。總之,最高超的理財手段是提升自我價值,讓更高的自我價值創(chuàng)造更高的收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