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英國的福尼亞小鎮(zhèn)上仍然保留著這樣一個良好的傳統(tǒng):每年6月15日那天的凌晨4點整,小鎮(zhèn)上所有的家庭都會響起一陣長長的鬧鈴聲。
凌晨4點?這個時間起床也太早了一點吧?難道這個小鎮(zhèn)上的人都這么刻苦勤奮嗎?
說起這件事,還要說到一個人,他就是馬歇爾。
不過,馬歇爾曾經(jīng)可不是這樣一個喜歡早起的人,那時候的他嗜睡如命,即便到了早上9點還賴在床上不愿起來。他把被子裹得緊緊的,就算有人叫他起床他也懶得答應一聲,而馬歇爾這一切的改變是由于自己的妻子。
可是,這樣的幸福時光并沒有一直持續(xù)下去。五年后,琳達在一場意外車禍中被撞成了高位截癱。
但如此艱苦的環(huán)境從未改變
等他們都吃好早餐以后,時間差不多快6點了,這時候,馬歇爾把琳達抱到輪椅上,推著她到教堂附近的小路上去散步。久而久之,這種習慣被馬歇爾演化成了一種固定的規(guī)律,天天如此,雷打不動。慢慢地,馬歇爾和琳達成了教堂附近一道流動的風景,路上的行人都友善地跟他們打招呼。
在琳達高位截癱之后,有一位朋友曾經(jīng)為馬歇爾介紹過一個對象,這個女人是位中學教員,非常賢淑,也非常善解人意,表示愿意和馬歇爾一起照顧好琳達。即便這樣,馬歇爾還是一口回絕了。
時光過得飛快,一轉眼整整40年過去了。在這一年里,一個午后琳達在輪椅上面悄然離去。這時候,兒子早已成家搬了出去,70多平方米的房子,只剩下了馬歇爾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