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29日,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朱德、博古、張國燾等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齊集延安機場,靜候著一架專機的降臨。
一個黑點在天際出現,隆隆機聲由遠而近。一架蘇制軍用運輸機終于降落在機場。
這架飛機來自莫斯科。只是由于續(xù)航力有限,不得不中途在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和甘肅蘭州降落、加油。當時,正處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根據蘇聯政府和國民黨政府簽訂的協(xié)定,開辟了西北航線,從蘇聯運輸軍用物資來中國,幫助中國抗日。這樣,蘇聯運輸機就不定時地在莫斯科、迪化、蘭州之間飛行。這架運輸機在飛抵蘭州之后,原本要返航蘇聯,卻從蘭州秘密地飛往了延安……
自從紅軍經過艱難的長征,到達陜北之后,便以延安作為“紅都”。
從機艙里走出一位個子矮小的人物,那雙高統(tǒng)發(fā)亮的黑皮靴顯得格外醒目。他擺著一副領袖的架勢,在機艙門口站了片刻。頻頻向歡迎的人們招手,留下充分的時間給攝影記者拍照。
此人便是王明──陳紹禹。自從1931年10月18日和妻子孟慶樹在上海登上赴蘇海輪,匆匆6個春秋。離去時,上海一片白色恐怖;眼下,陜北不僅擁有南北長900里、東西寬八百里的紅色區(qū)域,有10萬人的紅軍,而且紅都延安居然有飛機場,雖說這機場那般簡陋,不過是一片山間平地罷了。
和王明同機來延安的,還有陳云和康生。
當時在場的張國燾,后來在他的回憶錄《我的回憶》中,這么寫及 :
“我們到達飛機場,毛澤東、張聞天等也同時來了,我們站得遠遠的;機場已有相當的戒備,似乎都不知道飛機里面載的是甚么人物。大概毛澤東早已接到了莫斯科的電報,告以王明等要來,毛并未公布;王明等回來的確實日期如何來法,連毛澤東也不知道。直等到王明從飛機走出,陳云、康生也跟著下來,我們才急步向前,彼此握手擁抱。當時一堂歡敘,所談都是高興的事。我已有八年沒有看見王明,陳云大約十二年沒見,康生也有六年半了。敘起舊來,材料當然特別多。這種歡欣鼓舞的氣氛,似乎以前延安從未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