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我慢慢地長大了。慢慢地把媽媽奶奶外婆鄰居講過的故事藏在心里并反復推敲咀嚼,慢慢地理解了背叛與拋棄的真正含義。如果說原來對他的拒絕只是單純情感上的疏遠,九歲之后我開始真正地恨他,為媽媽抱不平。我問媽媽:“為什么他那樣壞你都不跟他離婚?”媽媽看著我說:“你還小,很多的事情你還不懂?!?/p>
媽媽已經(jīng)把他們之間的恩恩怨怨一筆勾銷了,她和他的關系開始融洽起來。她還企圖充當我和他之間的友誼使者。我從外面帶回好吃的零食,她跟他說,閨女給你留的,快吃。新春、圣誕、中秋、國慶,我給她制作的小卡片,全被她在媽媽前面加上爸爸二字。明明是她送給我的禮物說成是他買的,還想方設法給我和他創(chuàng)造單獨相處的機會,即使我拒絕配合。有一回,老師要我們交四十八元錢春游,她故意去了外婆家,希望我主動向他開口要錢。我沒有,我給老師打電話,我說我媽媽不在家,我不參加春游。
我無法原諒。我已經(jīng)習慣了恨,習慣了疏遠,習慣了只把他當成家里一個擺設。
初二的時候,我開始叛逆,并暗戀著班里一個男同學,翻閱了幾本詩集好不容易湊起來的一封表白信居然被他發(fā)現(xiàn)了。他氣急敗壞地交給媽媽,媽媽結實地揍了我一頓。我不恨暴跳如雷的媽媽,卻特別恨他。我對媽媽說,他有什么資格翻我的東西,管我?我再壞也是遺傳,至少我還只是喜歡,沒壞到跟人家私奔!他從房間里沖出來,拳頭捏得咯咯響,我挑釁地看著他。直看到他低下頭,松開手,回房。
媽媽說他到底是你爸爸,你別老拿他當仇人,叫都不叫他。我說,書上說孩子的語言接受能力在一歲左右達到最高峰,那個稱呼是時效性很強的,過了那個階段,便再也學不會了。媽媽拿我也無可奈何。在一起看電視劇的時候,我故意大罵那些拋妻棄子的無良男人,大聲感嘆女人們軟弱不爭。他拿起晚報,裝作看得很認真??墒撬_始把我盯得很緊。好多次我下晚自習回家,都看到他的車子停在學校附近,我跟男同學去爬山去野炊去郊游去看電影都逃不過媽媽的盤問,我知道,全是他暗中搞鬼的功勞。
念高中時去了省城,我才徹底擺脫他的監(jiān)視,念完大學參加了工作我就很少回家了。我常常打電話回去慰問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唯獨不提起他。媽媽開始給我寫信,跟我說他和她的故事,說他們當初是怎樣的年輕任性,怎樣的針鋒相對,怎樣的勢不兩立,后來又是怎樣的和解。他和肖曉萌的分手不是肖曉萌變了心,是他開始厭倦漂泊的生活。他寧愿把自己歸類于被拋棄的角色,寧愿人家誤以為自己吃回頭草是沒有了退路,也不愿意人家看出他的悔意,他的倔強,和我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