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也是一個矛盾體,因為近代中國的歷史從這里開始。19世紀,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蹂躪這個國家并掠奪它的財富。1839年夏天,清朝的官員林則徐在虎門港下令公開銷毀兩萬箱鴉片,而虎門就在東莞。這個舉動讓中英兩國爆發(fā)了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雙方在廣東交火,英國的戰(zhàn)船摧垮了中國軍隊,戰(zhàn)爭很快結束?!赌暇l約》簽訂后,香港割讓給英國,中國開埠通商,給予外國史無前例的商業(yè)和法律特權。中國的歷史課上說,虎門銷煙照亮了中國的近現(xiàn)代紀元: 對外國列強的屈服,隨之而來的是清王朝覆滅,革命,戰(zhàn)爭和共產黨在1949年的勝利。
但這個地方還有另一種歷史。1978年的秋天,香港太平手袋廠在東莞開設了第一家外資工廠,第一年的收入是一百萬港幣。工廠將香港運來的材料加工為成品,再運回香港,銷往世界各地。太平手袋廠開創(chuàng)的這種模式,被數以千計的工廠所追隨。接下來的兩年里,中國設立了四個“經濟特區(qū)”,作為吸引外資和免稅政策等鼓勵自由企業(yè)措施的試驗田。最大的一個特區(qū)是深圳,位于東莞以南約八十公里,并很快成為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展示臺。深圳是規(guī)劃出來的樣板城市,由北京的領導意志催生出來,得到國家部委及下屬企業(yè)支持。
東莞不一樣。沒有任何人的指令,就這么發(fā)展起來了。深圳胸懷大志要發(fā)展高科技和創(chuàng)意產業(yè),而東莞做的是它力所能及的,也就是說,香港和臺灣那些低技術含量的工廠,做衣服、玩具和鞋子。這些工廠只需要廉價的土地和勞力,以及當地官員的放任自流。一開始的那些根本就不能叫做現(xiàn)代工業(yè)。許多早期的工廠是二三層的房子,一間屋子里坐五十個工人,在桌前做一些簡單的活兒,比如縫合玩具熊或是給洋娃娃安上假發(fā)。有些廠房甚至設在鐵皮搭成的棚子里面,因為老板不想花錢建一幢真正的房子。
早些時候,這里沒有開通到香港的鐵路。生意人從香港走過邊界,先到深圳,然后打一輛出租車到他們在東莞的工廠,沿路穿越片片農田。“那時候這邊沒有路,沒有車,沒有電視,連窗簾都沒有,”艾倫·李,一家臺灣鞋業(yè)的主管回想當年的情景時這樣說。他于1989年來到東莞?!澳愀举I不到那樣的東西?!?989年的6月,他騎了四十分鐘的自行車,去看電視上有關天安門廣場示威者的新聞。
本地的勞動力很快就供不應求,鄰近省份的移民開始來到東莞。林雪,就是我認識的為一家打工族雜志寫稿的女子,1990年從四川農村來到東莞?!拔覀儍裳垡荒ê诰蛠磉@里了,”她告訴我?!拔胰栙u票的,我應該買張去哪里的車票?賣票的說去哪,我們就去哪?!绷盅┱业搅艘患夜S,七十塊錢一個月,她的妹妹在另一家工廠沖壓膠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