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打工女孩》一 出去(4)

打工女孩:從鄉(xiāng)村到城市的變動中國 作者:(美)張彤禾


一旦你有了朋友,打工的日子就能開心一些。好不容易晚上不用上班,三個姑娘不吃晚飯直接去玩滾軸溜冰,然后回工廠看一部夜場電影。入冬之后,沒有暖氣的宿舍里姑娘們凍得睡不著。敏會拉著朋友們?nèi)ピ鹤永锎蛴鹈?,直到身體熱起來再回去睡。

2004年的春節(jié)在1月下旬。工人只放四天假,時間不夠他們返鄉(xiāng)再出來。敏幾天都待在宿舍里,兩天內(nèi)給家里打了四次電話。假期結(jié)束之后她又去見老板,這次老板放她走了。敏跟梁容和黃嬌娥說她要走的時候,她們倆都哭了。在這座陌生的城市里,這是兩個唯一知道敏要離開的人。她們求她留下來。她們認為別的廠子條件不會更好,走不走最后都一樣。敏不這么想。

她答應(yīng)兩個姑娘找到新工作拿到薪水之后就回來看她們。敏那天走的時候,背包里塞了衣服,還有廠里還她的頭兩個月工資。她沒帶走毛巾和鋪蓋;那些東西雖然是花錢買的,但是哪怕再多看一眼,她都覺得無法忍受。

流水線上的十個月里,敏寄回家三千塊錢,交了兩個真心朋友。

她本應(yīng)該感到害怕。但她只知道她自由了。

在呂清敏的老家,幾乎所有人都姓呂。村子里住了九十戶人家,每戶有一小塊地,種水稻,油菜和棉花。清敏家種了三畝地,大部分的收成供自家吃。

她還是孩子的時候,似乎未來就已定型,這是農(nóng)村生活的核心信條所決定的——每家必須有個兒子。敏的媽媽先生了四個女兒,第五胎終于才得了個兒子。政府推行獨生子女政策的最初幾年,大多數(shù)農(nóng)村都執(zhí)行得很潦草。但五個孩子終究是不小的經(jīng)濟負擔,隨著80年代改革開放,生活的花銷上去了。作為老二,敏得承擔很大一部分經(jīng)濟負擔。

她不喜歡上學,成績也不好。她記得自己惹的麻煩不斷。她爬到鄰居家的樹上偷李子,被抓到就是一頓打。有一次她媽媽喊她干雜活,她不肯?!凹依锬敲炊嗳耍瑸槭裁捶亲屛腋??”媽媽拿棍子追打她,趕了幾百米。

敏很會玩。她學游泳,學開卡車,特別喜歡滾軸溜冰,受傷也不讓媽媽知道?!坝卸嗌俜N摔法,我全都摔過,”她說?!暗悄悴荒芾舷胫??!泵羰前职肿钕矚g的孩子。有一年夏天,爸爸租了一輛卡車,敏和他開著車在鄉(xiāng)下賣自家種的西瓜。他們白天開車,晚上就睡在車里。這是她最美好的記憶。大多數(shù)農(nóng)民工會把自己的老家和貧困、落后聯(lián)系起來。有些人甚至不愿意告訴別人老家的村名。但是敏進城這么久了,還是會談到她的老家,似乎老家是個美好的地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