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找好工作的唯一辦法是辭掉手頭的活。面試必須占用工作時間,一旦錄用估計要馬上開始干活。辭職也最能確保找到新工作: 要有地方吃飯睡覺,這種急切的需求逼得人立刻就得找到工作。打工女孩們經(jīng)常一窩蜂地辭職,人多膽子大,大家發(fā)誓一起跳槽到同一家工廠,雖然結(jié)果往往不太可能。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就是和別人失去聯(lián)系。
呂清敏很長時間都是一個人。她姐姐在深圳的工廠打工,去那兒坐公車要一個小時。她的朋友散布在中國沿海南北各處的工廠,但是敏——她的朋友都這么叫她——并沒有和她們聯(lián)系。這跟自尊有關(guān)——因為她不喜歡打工的地方,就不告訴別人她在哪里。于是她在她們眼前消失。
她打工的廠子叫佳榮電子制品廠,這家香港公司生產(chǎn)鬧鐘、計算器,以及顯示世界各個城市時間的電子日歷表。2003年3月,敏去面試的時候覺得廠子看起來挺體面的,大樓貼著瓷磚,庭院里鋪著水泥,金屬的伸縮式大門緊緊關(guān)閉。這種好印象直到她被錄用并進(jìn)到廠里面才有所改變。十二個工人擠一間睡房,上下鋪緊挨著廁所;屋里又臟又臭。食堂的伙食也不好: 一頓只有一葷或一素,米飯和一碗寡淡得跟水似的湯。
流水線上的工人從早上八點連續(xù)工作到半夜——工作十三個小時,另加兩頓飯的休息時間——而工人們連續(xù)很多星期每天連軸轉(zhuǎn)。有時候周六下午不用加班,那就是他們唯一的休息時間了。工人一個月掙四百塊,算上加班費接近八百,但工錢總是拖欠。工廠雇了一千人,大部分是女的,要么是十幾歲剛出來干活的,要么是三十歲以上的已婚婦女。二十幾歲的年輕姑娘才是打工世界的精英,工廠雇不到這些人,從這點你能看出這家廠的檔次。敏一想到未來十年每天都要坐在流水線上就充滿恐懼。她才十六歲。
一進(jìn)廠她就想走,但是她發(fā)誓要撐半年。吃點苦對她而言是好的,眼下的選擇余地也很有限。合法的打工年齡是十八歲,雖然十六七歲也能干點兒工時不那么長的活兒。通常那些毫無顧忌違反勞動法的工廠,就是敏說的“最黑的工廠”,才會用她這樣年紀(jì)的孩子。
敏上班的第一個星期里過了十七歲生日。她請了半天假,一個人逛街,買了些糖果,然后自己一個人吃了。她不知道別人都玩些什么。進(jìn)城前,她對到底什么是工廠沒什么概念。她模糊地將工廠想象為一個社交場所。“我還以為在流水線上班會好玩,”她后來說?!拔乙詾闀呛芏嗳艘黄鹱鍪?,大家一邊忙,一邊聊天,一起玩。我以為會很自由,但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