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姿多彩》藏緬語族其他語支各民族(4)

多姿多彩:中國少數(shù)民族 作者:劉德斌


怒族服飾可大致分為若柔模式、阿龍模式、阿怒及怒蘇模式。但總體上來講,怒族男女服飾多為麻布質(zhì)地。婦女一般穿敞襟寬胸、衣長到踝的麻布袍,在衣服前后擺的接口處,綴一塊紅色的鑲邊布。男子一般穿敞襟寬胸、衣長及膝的麻布袍,腰間系一根布帶或繩子,腰以上的前襟往上收,便于裝東西。怒族男女都喜歡裝飾,婦女帶漂亮的頭飾和胸飾。男子蓄長發(fā),用青色布包頭,裹麻布綁腿,喜歡腰佩砍刀,肩挎弩弓和箭包。

怒族飲食大都以玉米為主食,貢山北部的怒族還從藏族那里學到種植青稞、燕麥的方法,也食青稞面。副食除雞、魚、豬、羊、牛肉外,還有獵獲的野味。怒族普遍喜歡吃飯菜合煮的較稠的飯粥,將野味一起煮在里面,鮮美可口。怒族男女均喜飲酒,并喜歡豪飲。和傈僳族一樣,也有喝“同心酒”的風俗。除了酒之外,怒族人還喜歡喝茶,怒族人一般好飲烤茶或漆油茶。

怒族的房屋為干欄式,多依山而建,其傳統(tǒng)民居被稱為“千腳落地房”。怒族住房分木板房及竹篾房兩種,是在木樁上鋪設木板或竹篾席建成,簡單實用。一般都為兩間,外間待客,并設有火塘,內(nèi)間為主人臥室及儲藏糧食,外人不許進入。

怒族男女婚前比較自由,其戀愛方式是“口弦傳情”,靠“達變”和“擬力”兩種怒族樂器來“彈”,被稱為不用語言的戀愛,但是婚姻最后由父母決定。怒族社會中,姑舅表婚具有特殊的優(yōu)先地位,另外,轉房婚等原始婚姻的習俗在個別地區(qū)還有留存。婚后,便在父母住房附近另建新屋,與父母分居,并分到少量財產(chǎn)。碧江怒族實行的父子連名制,也是一種計算世系和財產(chǎn)的重要標志。

古代怒族人有行火葬的習俗,后逐漸在其他民族的影響下改行土葬。其喪葬禮儀可分四步:竹號報喪、敬酒吊喪、棍卜墳基、送魂出殯。其中“棍卜墳基”最具特色,是把三根削尖的木棍在十步之外擲出,如果三根木棍都能插入土中,即在該處建墳。

怒族的傳統(tǒng)信仰是本民族的火教,相信萬物有靈,奉行自然崇拜,而且其氏族的起源中也體現(xiàn)了典型的圖騰崇拜。后來,隨著藏傳佛教、基督教等外來宗教的傳入,部分怒族也信仰喇嘛教或天主教、基督教。

怒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主要有吉佳姆節(jié)和鮮花節(jié)。吉佳姆節(jié)是怒族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凹涯贰笔桥逭Z音譯,為過年的意思。節(jié)日時間在每年的秋收過后,節(jié)期一般為15天。節(jié)日期間怒族男子要舉行射箭比賽,女子要蕩秋千,并且載歌載舞,通宵達旦。每年的農(nóng)歷三月十五,貢山怒族都要歡度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鮮花節(jié),又稱“仙女節(jié)”。這天一早,怒族群眾穿上節(jié)日盛裝,帶上早已準備好的祭品和野餐所需的各種食物,手捧一束束鮮花,前往村寨附近的溶洞去祭祀、朝拜他們心目中的英雄──“仙女”阿茸,并舉行聚餐和各種娛樂活動。俗稱“鮮花祭英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