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東方智慧》其他各家(2)

東方智慧:中國思想與思想家 作者:劉德斌


當時人們對鄧析的論辯能力非常欽佩,甚至認為,連“鉤有須,卵有毛”一類的命題,到鄧析那里,都能說成是正確的。

另一位名家學者惠施(約公元前370—約前310年),也被尊稱為惠子,宋國人,曾擔任魏國的宰相長達12年,大約與莊子是同時代人。

惠施贊成墨家學派的兼愛思想,但并不贊成無條件地停止戰(zhàn)爭。在他執(zhí)政期間,受合縱學說的影響,主張魏國應該與齊國、楚國聯(lián)合對付秦國。在張儀離間諸國之后,惠施也被免官,回到故鄉(xiāng)宋國隱居。

惠施的名家學說源自鄧析,他博學善辯,著作有《惠子》一書,可惜的是早已失傳了。他最有名的故事,是與莊子進行的一次小辯論。

有一次,惠施和莊子在河邊散步。莊子隨口說:“河里那些魚兒游的從容自在,這真是做魚的快樂?。 币慌缘幕菔┱f:“你又不是魚,你怎么能知道魚的快樂呢?”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魚的快樂?”惠施又說:“我不是你,自然不了解你;但你也不是魚,自然也是不能了解魚的快樂的?!?/p>

戰(zhàn)國時期另一位名家學者公孫龍(約公元前330—前242年),又稱公孫龍子,比惠施的時代還要晚一些。公孫龍是趙國人,曾作過平原君的門客,著作有《公孫龍子》。

公孫龍子在當時以論證“白馬非馬”而出名。據說,有一次公孫龍子要帶一匹白馬出關,守關的士兵告訴他,上級有命令,不準帶馬出關。公孫龍子說:“我?guī)У牟皇邱R,而是白馬?!卑凑展珜O龍子的論證:“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馬非馬?!币馑际?,“馬”這個名稱,是我們用來稱呼某種形體的,“白”這個名稱,是我們用來稱呼某種顏色的,對顏色的稱呼和對形體的稱呼是不同的,不能將對顏色的稱呼混淆于對形體的稱呼,因此“白馬不是馬”。

公孫龍子還提出“堅白石相離”說,認為一塊石頭用眼看只能看到它的顏色“白”,用手摸只能感覺到它的“堅”,所以白和堅是分離的,兩者是彼此孤立的。認為石頭堅硬的性質和石頭的白顏色是相分離的,因而他被后人稱為名家中“離堅白”學派的主要代表。

公孫龍子為代表的“離堅白”學派,強調的是“離”,也就是事物之間的差異性;惠施為代表的“合同異”學派,強調的是“合”,也就是事物之間的統(tǒng)一性和事物特點的相對性。從抽象思維的角度來看,兩者都自有其價值在,但是,作為名家的學派,兩者的共同點在于,都是將事物的某一個方面發(fā)展到了極端,由此就走向了詭辯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