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情緒與表情的區(qū)別
情緒是從人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tài)度中產生的主觀體驗,也就是身體對行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應上的評價和體驗。行為在身體動作上表現(xiàn)得越強,就說明其情緒越強,比如:喜是手舞足蹈,怒則咬牙切齒,憂會茶飯不思,悲將痛心疾首,等等。
內在的情緒在面部的反應稱為表情,也就是說,表情是指人們表現(xiàn)在面部的思想感情。不論種族、國籍、膚色、年齡、宗教信仰、政治態(tài)度、經濟狀況、學歷水平,都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復雜、豐富的面部表情。我們通過人們的表情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精神生活和內心變化。因此,人的面部通常被看做人的靈魂的一面鏡子。人類復雜的表情變化都是在頭部的眉、眼、嘴、鼻以及顏面肌肉的變化等體現(xiàn)出來的,它是人體中最富有表情、最生動的部位。
3、情緒的維度與表情的分類
情緒的維度是指情緒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緒的動力性、激動性、強度和緊張度等方面,這些特征的變化又具有兩極性。以現(xiàn)代心理學之父馮特的觀點來看,情緒包括了以下三個維度:
愉快——不愉快
緊張——放松
激動——平靜
了解這個維度學說,有助于我們加深對表情運用的控制,在當眾講話過程中,能夠更有效地通過表情來傳達相關的內容。
表情則主要分為以下幾類,大家不妨試著對鏡練習這些表情:
憂:苦惱、涕哭、過失、失落
悲:憂郁、擔心、悲哀、喪膽、絕望
喜:歡笑、喜悅、高興、情愛、柔情
思:反省、默想、思考、期待
怒:怨恨、憤怒、敵視、惱怒
傲:侮辱、輕蔑、厭惡、傲慢
驚:驚異、驚愕、恐怖、震駭
愧:慚愧、羞恥、謙虛、赧顏
莊:尊敬、莊重、景仰、皈依
諧:嬉笑、搞怪、詼諧、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