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外婆的兩個女兒--我媽和九孃,在當知青。五孃在大渡河鋼鐵廠做工人。舅舅則是待業(yè)青年,有雙魯班手,依靠組裝自行車、收音機、小型機械過活。他們都有光明的前途。五孃后來入選沙灣女子籃球隊,打后衛(wèi),勇猛精進,人稱“小老虎”;我媽媽回城進了牛華中學,當數學老師;九孃回城進了糧站,當職員;舅舅在80年代中期崛起,創(chuàng)辦岷江機械廠,成為方圓50平方公里內遠近聞名的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家。
上世紀80年代,是我們家族的盛世。每到過年,老表們就從沙灣趕來,從五通橋趕來,從樂山趕來,從四面八方趕來,歡聚一堂。在外婆的老宅,我們坐在庭院里,吃壩壩宴,喝香檳酒,三五成群,杯碗狼藉。
團圓,團圓,團圓。團圓是少年時代我們在老宅里唯一能干的事。那時候親情都隨身攜帶,一遇到過年就掏出來點燃鳴放,也不上天,就在地面亂轉,炸開來,流淌的全是溫暖。
人必須到齊,缺了任一個,不論近親遠親,都覺得像是人斷了手指,樹傷了枝條,河流露出河床。
在那個年代,作為家族中的最長者,外婆不會吝嗇笑容、壓歲錢與勤勞--每次過年聚會的飯局,都是她在廚房里忙碌大半天搞出來的,蒸甄子飯,煮臘肉香腸,燉雞,燒魚,炒家常菜……每一道菜都香濃可口,每一粒飯都感情飽滿。
1988年,我父親在樂山專區(qū)醫(yī)院住院,我在外婆家住了大半年。晚上挨著外婆睡,冬天,她會給我弄好暖水袋,塞到我腳下。我喜歡用腿拱起被子,她就過來幫我放下腿,叮囑我不要“立簍子”,這樣會漏風,容易感冒。
每天早晨,外婆給我兩毛五分錢吃早飯,一般只用得了一毛錢,如果吃正味軒的燴面的話,或者一毛五,如果吃黃孃的豆腐腦的話。節(jié)約下來的錢,攢到五塊,我就交給我媽。我媽答應攢到100,就還我150。這么看來,從小我就具備資本主義新教倫理,可惜長大后卻遭魏晉風度奔襲。
外婆不識字,沒法看我作業(yè)。她不善言辭,開家長會,老師說我調皮搗蛋,寫作文嘲笑女班主任長得丑,她就急得滿頭大汗,說不出話來。
1989年我搬到五通橋住,從此離開生活了十多年的牛華鎮(zhèn)。走之前我聲稱有三樣東西最舍不得,五眼鐘山的官司草、辜老師(小學時我的班主任,對我極好,喊我幺兒,是最早發(fā)現我有寫作才能的老師)、史宣仲(發(fā)小)。當時我竟然沒有把外婆算進去,不過也許這是因為我覺得外婆不單屬于牛華鎮(zhèn),她跨越地域、超脫時間,永遠都屬于她的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