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美國歷史,最讓人自豪的莫過于它的社會流動性。大約 2/3的美國高中畢業(yè)生能夠考上大學,而擁有大學學位就擁有了眾多的工作機會。如今美國人可以選擇的工作,既不會受到他父母之前的工作限制,也不會受其出生地有限的工作機會的限制。當然,工作機會或前景并不是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家庭經(jīng)濟狀況以及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趨勢都會對人產(chǎn)生諸多限制,但也不像過去那么多了。
選擇好職業(yè)之后,人們還會面臨新的選擇。通信科技革命為工作賦予了更大的彈性,讓人們的工作地點和時間更自由。即便公司不樂見員工在家里工作,也不得不慢慢接受這種更高效的方式,從而減少對員工的干擾和監(jiān)督。
而一旦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工作,每一天的每一分鐘就都要面對艱難的選擇:究竟是工作呢還是不工作呢?睡覺前要不要查看郵箱呢?度假的時候要不要帶電腦呢?在餐廳等位時,要不要把辦公室的語音信箱轉(zhuǎn)到手機上,以便查收一下信息呢?對于很多人來說,一天 24小時處于工作狀態(tài)已經(jīng)毫無難度了。而在這種情況下,工作與否就變成了每小時甚至每分鐘都要做的決定。
選擇哪家公司呢?問題又來了,我們幾乎每天都得面對這個問題。大多數(shù) 32歲的美國人都曾在 9家公司供職。幾年前《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 S. News and World Report)一篇關(guān)于勞動人口流動性日益增強的文章介紹說,僅 1999年就有 1 700萬美國人自愿離職尋求新的就業(yè)機會。人們換工作可能是因為想提高工資水平,尋找更好的發(fā)展機會,想換個城市居住,或者是因為目前的工作太無聊了。
確實,現(xiàn)在的人換工作實在太稀松平常了,如果一個人為同一個老板工作了 5年,反而會讓別人覺得匪夷所思。人們不會認為他忠誠,而是認為他沒有抱負和野心,這種觀點至少在年景好、工作機會多的時候是成立的。不過在經(jīng)濟困難的時候,就好像現(xiàn)在,人們換工作的頻率肯定比 1999年低很多,但是人們也還在尋找各種交辭職信的機會。
應(yīng)該什么時候換工作呢?答案似乎是從你做現(xiàn)在這份工作的第一天開始。想一想這對于我們這些決策者意味著什么。它意味著“我應(yīng)該去哪兒工作啊”“我適合做什么”這種問題永遠都沒法回避,一直盤旋在你腦子里。什么都確定不下來,尋找更新更好工作機會的雷達永遠處于探測狀態(tài)。微軟的廣告詞“今天你想去哪兒”可不是問你想瀏覽什么網(wǎng)頁,而是問你想干什么工作。
這種職業(yè)流動性給我們帶來了不少機遇。人們可以經(jīng)常搬家、換老板,甚至改變自己的職業(yè),為更多的挑戰(zhàn)和選擇打開了一扇大門。不過它也讓我們付出了代價,那就是每天都要收集信息和做決定。人們永遠都放松不下來,無法享受自己已經(jīng)擁有的東西,因為他們要為下一個將要到來的好機會時刻準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