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軍隊及其戰(zhàn)爭》14.2 尋求美國戰(zhàn)略(4)

美國軍隊及其戰(zhàn)爭(插圖第2版) 作者:(美)詹姆斯·M·莫里斯


軍隊開支超標、鋪張浪費的現象公之于眾,進一步加深了公眾對軍隊耗費大量稅金的看法,再加上某些美國人極富感染力的臆斷,認為在國防預算中每節(jié)省一塊錢就等于為窮人和那些無家可歸、上了年紀的人多花一塊錢。如此一來,削減軍事開支的壓力變得無法抵擋。無論國際局勢如何變化;無論在世界各個角落會出現怎樣的實際危險(美國在七八十年代在中東、南亞與拉美的義務并未減少,實際上反而有所增加);無論在那些地區(qū)和歐洲,那些充滿敵意、總是懷著民族主義優(yōu)越感的領導人到底懷有怎樣的企圖;無論國家安全具有多么重大的意義,軍隊在20世紀80年代末都要面對預算削減。

裁減軍隊的步伐在比爾·克林頓成為總統之后進一步加快??肆诸D早在競選時便承諾要在國內項目上(尤其是全民保健計劃)有新的大手筆,還要為負擔過重的中產階級削減稅負。正如早在布什時期國會和總統便已經露出的苗頭那樣,這筆錢將出自軍隊。國防部長萊斯·阿斯平制定出一份國防“全面檢討”報告以削減美國軍事任務,并且要求進一步裁撤軍隊人員,削減經費。鑒于克林頓對國際局勢的看法以及美國軍隊在其本人心目中的地位,阿斯平此舉不足為奇。共和黨人在1994年大選中贏得了參、眾兩院的控制權。由于公眾普遍要求削減聯邦預算,軍隊究竟該如何與這幫共和黨人打交道尚不得而知。

因此,隨著美國在頭緒紛繁、令人困惑的90年代中向前邁進,卻發(fā)現自身缺乏明確目標,在目的與手段上存在著根本分歧,并且面臨著諸多經濟問題,這些問題毫無捷徑可循、難以解決。這個國家應當繼續(xù)維持其西方世界領袖的地位,其內政外交的當務之急必須加以解決,雖然鮮有人會對這一點表示質疑,但是沒有任何一位領導人——無論其來自政壇、軍方、宗教界或是學術圈——有能力將這個國家圍繞著某一愿景團結起來,并在此愿景指引之下克服其在20世紀臨近尾聲之際所面臨的明顯經濟、外交與軍事困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