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吃的真相3》第1章 新聞中的“毒”食(15)

吃的真相3:帶你認清“毒”食 作者:云無心


有的食品以牛奶為基礎(chǔ),最典型的比如可可奶。因為可可本身不溶解于水中,要想讓它均勻分散、乖乖待在牛奶里,就需要對牛奶進行"增稠"。為了獲得適當(dāng)?shù)娘L(fēng)味,還會加入糖和其他香精。這樣的"奶"中確實添加了許多其他成分,不過它已經(jīng)不能叫"牛奶"了。而且,加入的這些東西,也必須要明確說明。市場上有一些品牌的牛奶,為了顯示比其他品牌更"好喝",偷偷地加入了增稠劑和香精。合法生產(chǎn)的這些東西沒有危害,然而它改變了牛奶本身的組成,如果不明確說明的話也是不允許的。要知道,雖然牛奶本身的味道會受到奶牛品種以及所吃飼料的影響,但奶與奶之間的差別不會很大。而天然的"奶味"甚至不能算是一種好味道。"味道很好"的牛奶,反倒有可能是廠家搗了鬼的牛奶。

探討:如果有一天,公眾、媒體對某種食品的關(guān)注更集中在"里面為什么加了其他的東西",而不僅僅當(dāng)"加的東西非常有害"時才緊張起來,那么我們這個社會的食品安全理念就上了一個臺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