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和尚的白粥館1》第04個 我的十一歲和十二歲(3)

小和尚的白粥館1 作者:釋戒嗔


記得向師父磕頭的場景,不記得磕了多少個,戒嗔只知道那時的自己,沒有一個是情愿的。

師父默默地點頭,聽見師父的嘆息聲,她笑著哭了。

站在寺門下,看著轉(zhuǎn)身而去的她,這是我們第一次背道而馳。

她沒有回頭,戒嗔回頭了,跟在那個手有殘疾的師父后面,走進(jìn)曾經(jīng)不屬于我的所在。

隨風(fēng)而動的羽毛,微不足道,輕輕??吭谔烀魉碌呢翌~上面。

你心中可曾像我一樣不停地回頭在看?

那個問題,困擾了戒嗔很久,不敢問寺里的師父們,因為不想從那里得到答案。不是所有問題,都愿意拿出來求解,有些問題,求解的總是自己。

曾經(jīng)想換上在家人的衣服,找個不認(rèn)識的施主問問答案,也許在家人對俗世的理解比出家人還要強(qiáng)。但是最后并沒有去,因為即便是去了,又有多少人認(rèn)不出戒嗔是和尚呢?

出家人被塵緣困惑是不是一件挺奇怪的事情呢?其實不奇怪,如果以經(jīng)文做標(biāo)準(zhǔn),或許是件奇怪的事情,但如果以自己做標(biāo)準(zhǔn),或許只是一件小事。

你我之間的差別只不過是一個字而已。

深夜也曾常常難眠,偷偷摸出床下出家人不應(yīng)該看的書,尋找答案,一本兩本,一無所獲。

以為靜心打坐可以得到答案,也未有得,戒嗔一直以為自己的修行不夠。

有一天在寺里看電視,這里信號不好,不像鎮(zhèn)里已經(jīng)用了有線。這里只能收到幾個臺,雪花點也很多,聽到電視中有人在問:“你想知道什么答案?”

在禪房中沒有領(lǐng)悟的答案在這里終于找到了,那一刻戒嗔不再困惑,在不能改變結(jié)果的事情面前,答案顯然已不重要。

沒有了恨,是否就真的空了?為何在雪地中為她奔跑?原來還有愛!

無惑了嗎?當(dāng)然還有,只是戒嗔已經(jīng)把它們藏于心底。

伸手摸摸頭上那塊曾經(jīng)讓戒嗔差點兒丟掉性命的傷疤,已經(jīng)不那么明顯了,是時間的緣故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