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 年發(fā)現(xiàn)了滿城漢墓,是軍隊想建戰(zhàn)備儲油庫開山時發(fā)現(xiàn)的,考古所派隊清理中山王劉勝這個墓,墓里出了金縷玉衣。這個劉勝是中山靖王,漢武帝的兄弟。當年考古所的發(fā)掘工作可以說在全國來講,科學性比較強,揭取東西現(xiàn)場特別注意層次的完整和關系的連結,盡量保持古代原來的面貌。所以別人取回來的金縷玉衣由我來把它修復,取得好創(chuàng)造了條件,這個玉衣是我和蔣中義幾個人修起來的,我為主持。實際上王振江同志揭取的功勞很重要,他揭取得非常完整,編號編得很好,白榮金同志也是這樣。我有一個好處,就是對技術型的東西觀察比較深入。在修復的時候,我看到那個玉片,一個長方形板狀的條,但四個邊的斷面不是垂直,我想它一定是為一個造型才可能,該圓起來,該轉折,才有這種必要,不然就沒有這必要費功,不必這樣做。所以他們把金絲、玉片拼擺成一個平片之后,我晚上就把它重新裝置起來,結果變成一個立體的。拿人的胸脯來說,兩塊胸肌都要不同地隆起來,下面腹肌到小腹的這一面也要隆起來,大腿和小肚子接合一段叫腹股溝都表現(xiàn)出來,臀部兩邊形狀都表現(xiàn),拳頭那個骨頭的起棱,就是那個手套也不是一個平面,也是立體的。
這件工作我做的時候比較仔細?!拔幕蟾锩辈蛔屛易稣喂ぷ?,說我屬于修正主義,沒有資格做政治工作。做業(yè)務工作反而發(fā)揮出我的能力來了。所以有一天郭沫若來看復原好的金縷玉衣。因為這是全國第一件被恢復成原來樣子的玉衣。這件玉衣在古代屬于東園匠作,就是東園秘器,各種玉器。為皇帝家族的人死的時候做的,死了以后才去領一件。報到中央,中央發(fā)一件給他?;貋硪膊恢涝趺创?。在劉勝墓里出土的時候,背部那一片在上面,肚子那一片壓在下面,都搞反了,腿上的應該縫在底下,那個拼縫,腿肚子跟大腿都是立體,根據體形來做的,好像做玉衣的時候先用木頭做一個人的模型,先把玉片子都對好了,才做出來。給劉勝原來穿都穿錯,大概沒有人知道怎么穿。我們做完這件工作算是第一次在研究的基礎上復原了漢代玉衣的真實樣貌。
(摘自張婉儀女士整理的王孖先生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