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李一格是北京四中的學(xué)生,是第一批就讀于北京四中道元班的學(xué)生。
在北京四中,各種活動(dòng)不斷。每每這時(shí),我就會想起李一格來。因?yàn)樵谖业挠∠罄铮蠓不顒?dòng)組織、策劃、主持這類事情,只要交由了她,我便能高枕無憂,便可袖手旁觀,便常引以為豪。
她陽光大氣,整日一張微笑的臉,大家都喜歡昵稱她:一格。
我是學(xué)物理的,便由“格物”一詞而對“格”字情有獨(dú)鐘;一格的父母也是的吧:格物窮理,是父母的期望;格高意遠(yuǎn),是師長的教誨;而別具一格且不拘一格,卻是女兒家自己的追求。我想,她是喜歡“一格”這個(gè)名字的。
“格”里的世界,確乎規(guī)矩,確乎安全,但終究是少了些少年激情的。于是乎,一格將自己的作品集喚作“格外”。身在格,而心望外,可生出垂天之大翼;身在外,而心系格,則可獲得負(fù)翼之大風(fēng)。如此,鯤而為鵬,鵬而徙于南冥:一如一格的人,一格的文,和一格所處的“道元生活”。
一格在她的日記中寫到:“我很小,但我有想法。”其實(shí),這個(gè)時(shí)代,永遠(yuǎn)不缺乏想法,更不缺乏說法;我們?nèi)狈Φ模怯邢敕ǖ恼f法:這本《格外》,正是。命運(yùn)之“意外”,有崎嶇坎坷有幸事連連;一己之“身外”,有萬卷書有萬里路有萬世圣人;斗室之“窗外”,有貴人風(fēng)顏有凡人笑貌;校園之“課外”,有大社會有大世界有大人生;經(jīng)典之“言外”,有哲理無窮有情懷無限。
在北京四中,大抵是因?yàn)槌龈竦睦蠋煘閿?shù)不少吧,出格的學(xué)生也格外地多。一格在她的這本書里,也格外地提及了幾位。你如果讀到了這些格外的人、格外的事,你就會理解為什么它們會成為北京四中許多老師在學(xué)校努力工作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感謝有如一格這樣在格外努力并幸福著的所有人。
劉長銘
北京四中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