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時代的稻草人》第四輯 時代的稻草人(4)

時代的稻草人 作者:許知遠(yuǎn)


但在另一方面,它又充滿了喧鬧、無序、混雜、嘲諷。人們陷入了可怕的犬儒主義,沒什么理念值得尊重,也沒有什么目標(biāo)值得追求,一切東西都可以付諸一笑,似乎也只能付諸一笑。復(fù)旦的學(xué)生們懷念里根,除去他的個人魅力,更是他代表了某種價值觀。這其中當(dāng)然有對美國的過分美化。但是,這些中國青年知道自己渴望的是什么,尤其是在經(jīng)過長期壓抑與封閉的歲月之后,他們對外界充滿好奇,喜歡美國代表的自由、民主與開放,當(dāng)然還有平等——沒有一個中國領(lǐng)導(dǎo)人能和他們這樣平等地交流。人們喜歡克林頓,仍是如此,他的年輕或許還增加另一種美國夢的魅力。一九九八年的中國,也正是處于一個上升與開放的年代,人們相信這世界有些更好的理念去追逐。

但奧巴馬到來的時刻,中國社會的一些根本情緒已發(fā)生改變。中國的實(shí)力迅速增加,對民族主義的盲目鼓吹,一種虛假的自大四處彌漫,人們不覺得中國還需要向外界學(xué)什么;中國教育體制在過去十年危機(jī)重重,青年人獨(dú)立思想的能力與勇氣普遍衰退;政治封閉所帶來的壓抑感扭曲了社會情緒,嘲諷變成了反抗唯一的武器,隨之嘲諷又變成了唯一的目的,或者干脆選擇放棄,人們將精力轉(zhuǎn)化到娛樂與消遣上;互聯(lián)網(wǎng)絕不僅是進(jìn)步作用,它也放大了所有的情緒,塑造了一種巨大的同化力量,讓壓抑和嘲諷同時放大。這個社會內(nèi)部的對話機(jī)制不僅沒有隨時間形成,反而變得更加壓抑和極端化。

即使奧巴馬是肯尼迪以來最能反映美國夢的總統(tǒng),但他顯然無法激起青年的好奇心。他們所見的所有新聞報道,不是都大談中國模式的勝利嗎?而這個迅速到來的娛樂時代,則分散了人們深入關(guān)注問題的能力,嚴(yán)肅的外交或政治理念的探討已在公共話語空間消失了很久,他們習(xí)慣性地將所有事情都理解成娛樂事件。王紫菲的個人行為比奧巴馬的政治理念更容易被談?wù)摵蛡鞑ァ?/p>

仿佛是個重疊的噩夢。奧威爾害怕那些厲行禁書的人,使信息被掩蓋,真理被隱瞞,文化受控制。赫胥黎的夢魘是,沒有人愿意讀書,汪洋如海的信息吞噬了人們的思考,真理被淹沒在無聊煩瑣的世事中,文化成為充滿感官刺激、欲望和無規(guī)則游戲的庸俗文化……如今奧威爾的噩夢尚未完全醒來,赫胥黎的夢魘又疊加了上來。奧巴馬渾然不知地在這樣一個中國穿行而過。

(2009年12月)

《時代的稻草人》讀書網(wǎng)·在線試讀連載完畢,更多精彩,請參見原書。呼吁您購買正版圖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