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帶來了令人驚嘆的用戶體驗。它如此之小,以至于大概300部iPhone相當于一臺2000年普通iMac電腦的大小,這是一個小型化的飛躍;它線條流暢,有一個黑色的玻璃外殼和一個比黑莓屏幕大兩倍的超大屏幕;它160dpi的分辨率是傳統(tǒng)Macintosh電腦的兩倍,圖像效果極佳;它有一個革命性的全新觸摸屏界面,去掉了鍵盤和菜單,讓消費者直觀地點擊屏幕上的選項;它可以物理定向,根據用戶手握的方向自動調節(jié)屏幕為垂直或水平顯示,這在當時是一種令人驚嘆的體驗;它有4~8G的閃存,遠遠超過黑莓。
于是,那些在黑莓上未能實現的應用在iPhone上大放異彩。用戶可以用它查看Google地圖、觀看視頻、管理照片,還可以購買電影票或飛機票。利用運動傳感器的應用程序也出現了。后來的版本還提供GPS功能,因此點擊一下屏幕,根據手機所在的區(qū)域會有相關的數據更新。
無論從哪方面講,黑莓都被遠遠甩在后面。
截至2011年年末,iPhone操作系統(tǒng)(iOS)占據了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60%的市場份額。蘋果對它的操作系統(tǒng)有嚴格的管控,但是精通技術的消費者可以不經允許進行解鎖,然后進入軟件增加定制的功能,這個過程叫作“越獄”。蘋果不斷試圖阻止它,但是在所有蘋果操作系統(tǒng)支持的設備上越獄都在上演,包括iPhone、iPad和iPod Touch。似乎是為了對抗蘋果的封閉政策,Google在2008年發(fā)布了安卓系統(tǒng)。和蘋果的iPhone一樣,安卓手機也有多觸點屏幕、回轉儀、全球定位系統(tǒng)和上網功能。不同于蘋果的是,Google設計的安卓系統(tǒng)是一個開放源代碼平臺,可以由程序員任意修改原有設計。這樣,安卓系統(tǒng)可以在開發(fā)者的集思廣益中進步,而蘋果則繼續(xù)嚴格控制其操作系統(tǒng)的發(fā)展方向和使用方法。只有讓時間來證明哪一種方式將最終贏得消費者,并占領市場。
2009年,移動互聯網設備的銷量達到4.5億部,超過個人電腦銷量所達到的3.06億臺。而且,同年喬布斯宣布即將推出另一款移動設備—平板電腦。蘋果公司在2010年1月進行了公開演示,但是與iPhone不同,這個設備在上市前遭到了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