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納稅人在把所有數(shù)據(jù)都填入表格后,再想不作弊的事情已經(jīng)晚了。沒有人會說:“噢,原來我還需要在這上面簽名呀!那我按實情重新填寫吧?!蹦愣业囊馑及?,如果人們在填寫數(shù)據(jù)之前簽名,他們就會更誠實一些。你需要的就是將簽名設置在表頭,這個簽名可以起到警示作用,提醒大家不要說謊。
美國國稅局:這個說法很有趣。但在表頭簽名是不合法的,簽名的作用是確認所填信息的正確性。
我:那讓人們簽兩次名,怎么樣?一次在表頭簽,一次在最后簽?這樣的話,表頭的簽名可起到擔保的作用—讓人們時刻想起自己的愛國熱情、道德模范、母親、國旗以及家里做的蘋果派,而頁尾的簽名就起到確認的作用。
美國國稅局:嗯,但這樣做可能會使人困惑。
我:你最近見過免稅代碼或稅務表嗎?
美國國稅局:(無回應)。
我:你看這樣做怎么樣,先在稅務表的第一欄詢問納稅人是否愿意為反腐敗行動捐贈25美元。無論他們是否愿意,這個問題都會迫使他們仔細考慮誠實問題以及這一品質(zhì)對于社會的重要性!如果納稅人為反腐敗行動捐了錢,這就說明他們不僅表明了想法,還將想法付諸了實際行動—捐了錢?,F(xiàn)在,他們也許更有可能遵循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
美國國稅局:(仍然毫無回應)。
我:這樣做可能還有一個好處,你可以在不想捐錢的納稅人的表格上作上標記,然后查一下他們的賬目!
美國國稅局:你真的要和我討論審計問題嗎?
雖然美國國稅局的回應比較冷淡,但我們沒有徹底灰心,還是繼續(xù)尋找機會去測試“先簽名”的想法。在聯(lián)系到一家大型保險公司之后,我們最終取得了成功。這家公司再次確認了我們已經(jīng)證實了的理論,即多數(shù)人都作弊了,只不過作弊的程度不嚴重。他們說只有少數(shù)人會犯罪大惡極的錯誤(例如縱火、偽造搶劫等),多數(shù)遭受財產(chǎn)損失的人都慣于將自己的損失夸大10%~15%:被偷的電視機只有32英寸,卻謊報有40英寸;丟失的項鏈只有18K金,卻謊報有22K金,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我去了這家保險公司的總部,并和該公司的幾位領(lǐng)導一起試著想出一些方法來減少保險理賠中的欺騙現(xiàn)象。我們提出了許多設想。例如,讓索賠者用具體的詞匯申報損失,并提供更為詳細的細節(jié)(何時何地買的這個物品),這能夠提升他們的道德感嗎?或者,如果一對夫婦的房子被一場洪水沖毀,他們申報理賠時就必須與“損失的物品有哪些”這一問題的答案一致,此時這對夫婦的道德感會提升嗎?我們會在第八章和第九章中看到,這個想法可能會產(chǎn)生事與愿違的結(jié)果)。另外,在填寫保險理賠申請時播放宗教音樂會有效嗎?要求人們在申報表格的表頭簽名,甚至在每個申報理賠的物品旁簽名又會怎樣呢?
大公司常會把方案提交給律師審查,這家保險公司也不例外。6個月之后,我們終于等來了律師的回復。他們不愿意嘗試我們所提供的任何一種方法。
幾天以后,我在這家保險公司的聯(lián)系人給我打了電話,為公司沒能嘗試我們提出的任何設想表示歉意,他還告訴我,我們可以使用公司里相對不重要的汽車保險理賠表格來作實驗。人們需要在該表格上寫下自己所駕駛汽車目前的里程數(shù),以便保險公司計算前一年車所行駛的總里程數(shù)。為了少繳納一些保險費,人們(我認為許多人都會這樣做)自然會說謊,他們報的車輛里程數(shù)要低于實際行駛的里程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