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誠實的誠實真相》不翼而飛的廁紙(2)

不誠實的誠實真相 作者:(美)丹·艾瑞里


為了弄清普林斯頓大學的道德“速成班”是否對學生有長遠的影響,在新生的道德培養(yǎng)結束后,我等了兩周的時間才讓他們參加具有作弊條件的矩陣實驗,而且為他們制造的作弊機會與麻省理工學院以及耶魯大學的情況相同(這兩所學校都沒有誠信制度,也沒有長達一周的關于學術誠信的課程)。這些來自普林斯頓大學,受道德“速成班”培訓過的學生,會在矩陣任務中表現得更加誠實嗎?

令人沮喪的是,普林斯頓大學這些受試者并沒有比其他學生更誠實。但在我們要求前面那些受試者簽署誠信聲明后,他們就沒有任何作弊行為了(麻省理工學院和耶魯大學的學生同樣如此)。然而,若沒有簽署誠信聲明,他們就和麻省理工學院及耶魯大學兩所學校的學生的作弊程度相差無幾。似乎,道德“速成班”、道德宣傳以及現有的誠信制度對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并沒有產生深遠的影響。

這樣的結果既令人郁悶,也有其積極的一面。令人郁悶的原因是:僅僅改變我們的行為就想使我們的道德更加高尚似乎很難辦到,僅憑道德“速成班”是遠遠不夠的(我懷疑在企業(yè)、大學和商學院里開展的道德培訓同樣不會有效)。從更廣泛的意義來說,這些結果表明試圖改變長期形成的道德觀是一項挑戰(zhàn)。

積極的一面是:只要有道德標準的提醒,我們就會表現得更誠實。而且,我們還發(fā)現,簽署誠信聲明的方法在需要付出具體代價(如在普林斯頓大學,作弊者可能被開除)和沒有具體代價的情況下都會起作用(如在麻省理工學院和耶魯大學,作弊者沒有受到處罰的規(guī)定)。值得慶幸的是,人們都想要成為誠實的人,這也意味著,在我們容易受到誘惑而發(fā)生欺騙行為時,被提醒注意道德可能是個明智的做法。

中田納西州州立大學的一位教授對他的工商管理學院學生的作弊行為忍無可忍,決定擬定一份更為嚴格的誠信規(guī)章來減少作弊現象。該教授名為托馬斯·鄧,他從我們關于《十誡》及其對誠信影響的實驗中得到了啟發(fā),要求他的學生在考試之前簽署一份誠信聲明,保證自己不會在考試中作弊。這份聲明中還寫道:他們若是作弊,“就會悔恨終身,死后下地獄”。

這些不相信地獄,也不認為自己會下地獄的學生對這種說法非常氣憤。因為這次嘗試,鄧也備受熱議(他最終不得不撤回新的誠信聲明,還是沿用了原來那份與地獄無關的聲明)。

即便簽署誠信聲明的影響不持久,但其對學生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我還認為,學生的憤怒正說明了這種類型的聲明可能會發(fā)生的巨大效力。這些未來的商人們肯定感受到了作弊代價的昂貴,否則,他們也不會如此在意。假設你也需要簽這樣一份保證,簽下它時你會感到安心嗎?簽下這份保證會影響到你的行為嗎?如果是在填寫費用報表之前簽這樣的保證,你會怎么做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