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三毛的眾多文學作品中,都凝聚著“紅樓”的魂魄和“水滸”的筆法。它們作為三毛的支柱,在她的筆下交相輝映,水乳交融。
在那本應(yīng)盛放著各種美好故事的青蔥歲月里,三毛卻被各種閱讀占據(jù)了生命的絕大多數(shù)時光。三毛是那樣熱愛在書海桃源中流連。讀書不但成為她的愛好,更成為她逃避外界傷害的包容所。初二那年,三毛受到了數(shù)學老師的一場羞辱,為了躲避心靈上的巨大創(chuàng)傷,她逃往公墓,逃往圖書館,逃到那里的目的,是一個人靜靜地讀書。讀書,成了她忘記孤獨,忘記苦痛的最大慰藉。
除了文學作品,她有時也讀些關(guān)于歷史和科普的書籍。在她買的最早的一些書中,有《九國革命史》和《十萬個為什么》。 三毛也酷愛外國名著,尤其崇拜俄國作家:托爾斯泰、屠格涅夫、果戈理、陀斯妥也夫斯基……年少卻足夠聰明的她,已經(jīng)看出了這些文學巨匠筆下的那些人性的光輝。
這段讀書生涯對三毛而言,最大的收獲便是奠定了她日后走上文學旅途的基礎(chǔ)。
文學其實是需要天生悟性的。這份悟性即便通過后天努力去獲得,也不如胎里帶來那樣的純粹。所以有人讀過《紅樓夢》,僅覺索然無味,看那書中盡是家長里短,毫無生趣;有的人讀《紅樓夢》,便可讀出人生的美麗與無常,天地的凄冷與蒼涼,命運的無奈與絕望,以及那些掙扎在這人間的努力而高尚的靈魂。這便是天生的文學素養(yǎng)。
就如同三毛在讀到“歸彼大荒”那一回時的癡茫,那是與生俱來的文學悟性和天分。
逃學生涯
有多少人在書生少年時,雖聞著課堂上的朗朗書聲,卻帶著渴求的目光,探尋那飄揚著如雪柳絮的、陽光明媚的河堤。對于循規(guī)蹈矩的孩童來說,逃學總是個大逆不道的名詞。那意味著不再有光明的前途,意味著老師的失望與家長的責罰,哪怕他們的確是那樣向往在同學們皺眉苦讀時,自己可以去不遠處的街角旁享受那美味的烤串。
我們生來便戴著枷鎖,有些枷鎖是他人給予,有些則是作繭自縛。我們甫一來到世間,便被立下了太多規(guī)矩。那些規(guī)矩我們不敢亦不能抗拒,只得忍受著對自由的向往。
三毛在讀書期間卻是時常逃學的。這并不會讓人驚訝,相反,人們只覺得對于這個女子來說,一切出格的行為都是理所當然,又何況逃學?她是那樣一個厭惡枷鎖,渴望如云自在的人,任何束縛在她面前都是可恨至極的。
六歲便入學的三毛在班上比絕大部分同學都要小。這個年齡的孩子本應(yīng)是在和煦陽光下追逐柳絮,跑跳在院子里撲蝶追蟋蟀的。三毛雖然聰明,可以輕易學會課堂上老師教授的知識,但那樣單調(diào)枯燥的、仿佛被裝在罐子里的學校生活,對于這個有些早熟孤僻,又時常做著浪跡天涯,流浪拾荒夢想的浪漫小女孩來說,實在是無法愉快起來。
她畢竟還是一個小孩子,還是個對任何游戲都充滿了熱情的天真兒童。小孩子本就喜愛玩耍,更何況她還那樣聰明。在她那個年紀的孩童中流行的各種游戲,她都樂此不疲,且又玩得十分高明老到。
在綠水青柳的河堤旁,蓮荷上的蛙聲傳遞著來自早春的消息。小小的三毛欣然愉悅,她將一枚槐樹葉放在嘴邊,將嘴扁起來,輕吹出一聲悠揚的唿哨,仿佛在回應(yīng)來自蛙國盛宴的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