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999年出現第三次“賣難”。入世在即,政府決定徹底地改革體制,主要依靠市場機制進行棉花資源的合理配置,棉花購銷價格放開,主要由市場形成。誰知這樣一來,多年積累的產銷矛盾促使棉花價格大跌,到了2000年又促成了第三次“買難”。
三次“賣難”與三次“買難”交替出現,似乎是市場與政策的一場“蹺蹺板”游戲,“賣難”時放權、降價,“買難”時收權、提價。政策實施看似十分到位,實則比市場滯后許多。
以1995年4月為例,我國的新棉花價格(17000元/噸)公布時,國際棉價高達18900元/噸,但是我國新價格實施時已經到了10月份,這時的國際棉價已經跌至14000元/噸,此后一直保持在13000元/噸左右,而我國的價格則始終保持在17000元/噸附近,毫無競爭力可言。海關的數據表明,1995年至1998年8月,我國凈進口棉花228萬噸,占現有棉花庫存的65%。可見,1995年后不具備競爭力的國內棉價導致了外棉的涌入,進一步加劇國內的供求矛盾。
入世之后,發(fā)改委的調控手段從市場準入和確定價格轉向了進口配額的管理。配額管理主要是通過進口改變供求關系最終影響棉花價格。但是由于存在前邊所說的發(fā)達國家依靠高額補貼拉低棉價的事實存在,發(fā)改委再次處于尷尬的“蹺蹺板”的境地,一邊是低于成本的國內棉價,一邊是低于國內棉價的國際棉花。不進口,國內紡織企業(yè)競爭力減弱;進口,進一步拉低國內棉價,棉農利益受損。
其實,目前的宏觀調控存在一個誤區(qū),那就是緊盯著價格去調控。過去是通過行政干預的方式直接影響價格,現在是通過配額間接影響價格。其實手心手背都是肉,關鍵不在于如何平衡矛盾,而是要一舉消除矛盾。首先要將維護農民利益與價格托市脫鉤。借鑒美國以成本為基礎的銷售貸款方式,簡單地說就是無論市場供求關系如何、無論價格如何變化,都與對農民的補貼無關,把農民與市場隔離開來,給農民吃定心丸。這種“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辦法首先被印度、巴基斯坦采用,兩國的棉價比國際價格還要低20%多,這不僅使其紡織企業(yè)處于優(yōu)勢地位,而且還為國內棉農打開了國際市場。當然,它們采取的也是類似美國營銷補助貸款的補貼計劃——基于預期的生產成本而不是市場價格。具體地說就是棉農以尚未收獲的棉花作為抵押,向政府的信貸公司進行貸款,貸款的價格高于生產成本。收獲之后,如果市場價格高于貸款價格,棉農可以選擇賣掉棉花歸還政府貸款,如果市場價格低于貸款價格,棉農可以將抵押的棉花交給政府而不償還貸款。只有在這種前提下,農民才能消除后顧之憂放心地種植,而不是在盲目種植中承受大起大落的悲歡。
同時,還需要增大科研投入,努力提高單產,爭取大幅度提高棉花總產量。1949年的棉花單產只有10.59千克,2007年已經達到了90.64千克,增長了756%。單產增加一倍其實等于棉花種植面積擴大了一倍。
總之,低棉價才有出路。不僅不要抬高棉價,而且要通過中儲棉公司將棉農抵押的棉花在棉價上漲時拋售出去,壓低市場價格,使國內棉價始終保持在與國際棉價同一水平甚至更具競爭力的水平,以便在產量大幅增長時出口。
《中國農業(yè)真相》讀書網·在線試讀連載完畢,更多精彩,請參見原書。呼吁您購買正版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