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得到徐州、豫州之后,權(quán)勢可以說更加滔天了。
但是呢,第三次北伐畢竟是失敗了,其聲望還是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為了消除這種影響,幕僚郗超就建議說:“既然北伐聲望有損,那就行廢立吧,這是立威的一個好法子,那些朝堂上的人也不敢說您什么?!?/p>
桓溫一聽,覺得有理:“不錯,我全力把一個人捧上位,這個人心里肯定得念著我的好,而且對我也會有敬畏之心,將來行禪讓之事的時候也就好辦得多,這便是‘姑欲取之,必先予之’啊!”
于是,桓溫立刻就要將行廢立的事情付諸于行動。當(dāng)然,改換皇帝這么重大的事,是肯定無法繞開謝安他們幾個的。
那么謝安他們又是怎么樣一個反應(yīng)呢?
他們的反應(yīng)就是:有限的沉默!
如今你桓溫勢大,我們也沒辦法阻止你什么,正面和你對抗的結(jié)果無疑是找死,既然如此,我們只好做出戰(zhàn)略性的退讓,只要上臺的還是司馬家的人,那么就還在我們可以忍受的底線之上。
而且,為了進(jìn)一步地迷惑桓溫,當(dāng)桓溫因?yàn)樾袕U立的禮儀問題頭痛之時,王彪之還主動跑過去為他提建議:“行廢立這事,漢朝霍光不就是個先例嗎,照他那個來不就成了?!?/p>
桓溫聽后非常高興,解決了禮儀的問題,那么一切就都準(zhǔn)備就緒了。
371年,桓溫先是帶著軍隊(duì)入朝,威脅皇太后下詔廢帝。然后,桓溫誣陷皇帝司馬奕身患隱疾、不能生育,他的幾個兒子都是別人跟妃子私通所生,以此為理由將司馬奕拉下了皇位,并貶為海西公。
新的皇帝人選,桓溫早就想好了,便是丞相司馬昱。
司馬昱這個人,有一些才華,本質(zhì)上是個老好人,但是老好人的另一種解釋就是生性軟弱。
桓溫也正是看中了司馬昱好控制的特點(diǎn),將他推上了皇位,接著,便是“送舊迎新”的把戲了?;笢芈暑I(lǐng)百官,對著司馬昱行拜禮,要他接受璽綬。
這便是晉簡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