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陽明:人生即修行》選擇太多,彎路也越走越多(1)

王陽明:人生即修行 作者:鶴闌珊


幼少不知學(xué),陷溺于邪僻者二十年。

——王陽明

1

儒家?guī)p峰級人物黃宗羲,對王陽明創(chuàng)建心學(xué)之前的經(jīng)歷說了一句似褒卻不恭敬的話:“王文成(陽明)可謂善變者也。”他的學(xué)生湛甘泉把王陽明的“善變”方式概括為任俠、騎射、辭章、神仙、佛教。的確,王陽明前半生的精神艷遇五彩紛呈。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他年輕時也不肯老老實實地專鉆一門。用民間的話說就是,想起一出是一出,這就是窮折騰。心理學(xué)家說,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欲望,我們的人生就是通過無數(shù)次選擇來到達終點的。糟糕的是,選擇越多,離心靈就越遠,彎路就越長。

王陽明五歲時開口說話,就已對儒家經(jīng)典倒背如流,雖然談不上有獨到見解,但至少他不討厭儒家思想。

八歲時,他突然對神仙之術(shù)產(chǎn)生狂熱興趣。

十二歲到北京游覽民族英雄于謙的廟時,又突然被于謙吸引,轉(zhuǎn)而跑去居庸關(guān)外軍事冒險。回到北京后便熱情洋溢地寫了一篇《平安策》,希望老爹能把它交給皇帝。

十三歲時,老娘去世,自此王陽明對生死有了翻天覆地的看法。他逐漸感覺到人生如此可厭,好不容易來到人世,卻只是短暫的幾十年,如果命運不公,十幾年甚至是幾年就終結(jié)了。這一負(fù)面情緒又讓他重新拾起了神仙之術(shù)。如你所知,對神仙之術(shù)的渴求,讓他跟一位老道士一同過了洞房花燭夜。

十八歲時遇到大儒婁諒,再度燃起他對儒家圣人的火焰,但經(jīng)過格竹子事件后,他認(rèn)為朱熹的“格物”是錯的,又因為科考失敗,逼著他放棄了圣人之學(xué),選擇了辭章(寫文章詩歌)。二十一歲國考失敗,跑回老家搞了個龍泉山詩社,二十五歲國考又失敗,他迅疾放棄了辭章又回到騎射(軍事)上來。

二十七歲,也就是中進士的前一年,他看到了朱熹給南宋三任皇帝趙惇(宋光宗)的上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居敬持志,為讀書之本;循序致精,為讀書之法?!庇兄菊吡㈤L志,無志者常立志。王陽明大夢方醒,再度回到儒學(xué)這座大山前。不過,他很快就被朱熹的“格物”搞得暈頭轉(zhuǎn)向,最后不得不悲嘆一聲:看來圣人之路還真不是我走的,于是,又回到了神仙之術(shù)上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