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錢不能買什么》罰金抑或費用(6)

金錢不能買什么:金錢與公正的正面交鋒 作者:(美)邁克爾·桑德爾


針對我的文章,《紐約時報》收到了潮水般的嚴苛批評信件或挑剔信件——大多數(shù)來自經(jīng)濟學家,其中一些人還是我在哈佛大學的同事。他們認為,我沒有理解市場的德性、交易的有效性或經(jīng)濟合理性的基本原理。在這些潮水般的批評中,我從我原來就讀的學院的一位經(jīng)濟學教授那里收到了一封表示同情的電郵。他寫道,他理解我努力闡述的要點。但他也請我?guī)蛡€小忙,即是否可以不公開曾經(jīng)教過我經(jīng)濟學的那個人的身份?

自此以后,我在一定程度上對我有關買賣排放權的觀點進行了重新思考——盡管我這樣做并不是因為經(jīng)濟學家們所提出的那些教條式理由。與把垃圾從車窗扔到高速公路上不同,排放二氧化碳本身沒有什么可予以反駁的。我們所有的人每次呼吸的時候都在排放二氧化碳。排放二氧化碳本身并沒有什么錯。人們所要反對的是過量排放,亦即一種浪費能源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這種生活方式以及支撐此種生活方式的態(tài)度,乃是我們應當不予鼓勵甚至應當予以蔑視的。

減少排放的一種方式便是政府管制:要求汽車制造商達到更高的排放標準;禁止化工廠和造紙廠把含有毒素的水排進河道;要求工廠在他們的煙囪上安裝過濾器。如果這些公司沒有遵守這些標準,就對它們科以罰款。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第一代環(huán)境法實施期間就是這么做的。這些以罰款為后盾的管制措施,是一種要求公司為它們的排放行為付錢的方式。這些管制措施也帶有道德含義:“我們應當為自己把污水排進小溪和河道而感到羞愧,也應當為自己排放廢氣從而污染空氣而感到羞愧。這不僅有害我們的健康,而且我們也絕不能這樣對待地球。”

一些人反對上述管制措施,因為他們不喜歡任何一種讓各個行業(yè)承擔更高成本的做法。但是,另一些對環(huán)境保護持同情態(tài)度的人卻在尋求一些更有效的達到其目的的方式。隨著市場聲譽在20世紀80年代的不斷提升,隨著經(jīng)濟學思維方式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一些環(huán)保倡導者也開始贊同某些基于市場的拯救地球的方式。他們指出,不要給每個工廠都強行設定排放標準;相反,我們只要給排放設定一個價格,而其他的事情就留給市場去解決。

給排放定價的最簡單方式就是向它征稅。向排放征稅可以被視作一種費用而不是一種罰款;但是如果征稅足夠重的話,那么它就可以使排放者為它們造成的損害付出金錢的代價。正是基于這個理由,要落實這種做法在政治上是很難的。所以,政策制定者們采納了一種更加親市場的解決排放方案——排放交易。

1990年,美國前總統(tǒng)喬治·布什把一項旨在減少酸雨(它是由燃煤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硫造成的)的計劃簽署成了法令。這項法令沒有給每個電廠設定固定的排放限額,而是給每個公共電力公司發(fā)放一張排放一定廢氣的許可證,然后允許這些公司彼此之間買賣這些許可證。因此,一家電力公司要么減少它自己的排放量,要么從某家其他成功減少排放量的電力公司那里購買額外的排污許可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