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人生哲學》多幾種生存與創(chuàng)造的“武器”(3)

我的人生哲學 作者:王蒙


然而我開始認真學英語的時候比他現(xiàn)今的歲數(shù)還大得多。是的,我在1945年至1948年上初中時學過英語,每周五節(jié)課,每節(jié)50分鐘(解放后上課每節(jié)改為45分鐘)。解放后再不學英語了,我早早中斷上學參加了工作,倒是隨著廣播學過一點俄語。這樣到了1980年我46歲第一次去美國時,我的英語只停留在26個字母與good bye與thank you上。至今我還記得1980年8月底自舊金山轉飛機去中西部衣阿華的情景。我在舊金山機場辦了登機手續(xù),拿到了登機牌,卻不知道走哪個登機通道。送我上飛機的是我國駐舊金山總領館的一位僑務領事,她不認識英語,與我同行的一位老詩人與他的妻子也不懂英語,機場上再也找不到懂中文的人了……當時可難死我們了。于是我下定了決心,要學一點英語,至少是為了在機場能找到自己的登機通道。

我當時已經(jīng)是46歲了,我覺得為時未晚,我給自己規(guī)定的硬指標是每天背30個單詞。學習使我覺得自己年輕,學習使我覺得自己仍然在進步,在不斷充實。學習使我感到了自己的潛力、生命力。學習使我的生活增加了新的意義,每一天每一小時都不會白過。學習使我擺脫了由于一人孤身海外而有的孤獨感。學習使我擺脫了不少低級趣味和無聊糾紛,不是說我有多么崇高,而是我實在沒有功夫搞那些沒有出息的事兒。

還有人說自己笨,學也學不成。如果你確實下了工夫,沒有學太好,誰也不應當責備你。問題在于,努力學習并且學有成績的人常常被夸獎為聰明,而不肯學習不肯下功夫讀書的人卻正是自命的笨人。難道我們不知道“笨鳥先飛”的俗語嗎?既然笨,為什么不多下點功夫,早下點功夫,先飛多飛一番?請問,到底是不學習而變得比別人笨,還是笨了才不學習呢?到底是學習使人聰明了,還是聰明使人愛學習了呢?這里至少有個良性循環(huán)和惡性循環(huán)的區(qū)別吧!

學習使我增加了自信,不要驚慌,不要自卑,嘰里哇啦的洋話也都是人學的,他會的,我都能學會,他不會的,例如對于中國社會的了解,對于中國現(xiàn)代當代歷史變革的第一手體驗,在中國政壇文壇鄉(xiāng)村邊疆求生活的經(jīng)驗……我也了解。學習使我在任何境遇下都能把握住人生的進取可能。你可以不準我寫作,不準我吃肉,不準我出頭露面,不準我參加許多重要的活動,然而你無法禁止我學習。即使你沒收了我的書(極而言之,這種事并未發(fā)生過),我仍然能念念有詞地默誦默背默想,默默地堅持學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