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見《史記》卷七十四名況,字卿,趙人。初仕齊,三為祭酒。齊人或讒荀卿。卿乃適楚。春申君用他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荀卿失官,因家蘭陵,著書數(shù)萬言而卒。卿的生活時(shí)代約在公元前310年至前230年左右。他的書《荀子》《荀子》有楊倞注本,有三十三篇,內(nèi)有賦五篇,詩二篇。漢魏六朝以至唐,最流行之文體之一,即為賦,而其名實(shí)自荀卿始創(chuàng)之。荀卿并不墨守儒家的思想。他批評墨、道及諸子之失時(shí),對于儒家之子思、孟子也不肯放過。他主張人性是惡的,反對孟子性善之說。主張法后王,反對儒家法先王之說。又主人治,反對天治。對于盤據(jù)于中國人的心中的“相”的觀念,加以嚴(yán)肅的駁詰。其影響是很大的。
道家的支流,最著者為莊子。他的書,為后來文學(xué)者所最喜悅。莊子見《史記》卷六十三名周,蒙人。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shí)。約死于公元前275年左右。他甚博學(xué),最喜老子的學(xué)說,著書十余萬言《莊子集解》,郭慶藩編,有長沙刊本。其文字雄麗洸洋,自恣以適己?!耙蕴煜聻槌翝?,不可與莊語。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獨(dú)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于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吓c造物者游,而下與外生死無終始者友?!薄短煜缕匪臅?,《莊子》,現(xiàn)在存三十三篇,其中《讓王》《說劍》《盜跖》《漁父》諸篇,是后人偽作的。他最喜以美麗而雄辯的文辭自恣其所言。像《秋水》《胠篋》諸篇都是最漂亮的散文
道家于莊子之外,尚有關(guān)尹子、文子、列子亦皆各有遺文傳于世?!蛾P(guān)尹子》及《列子》皆偽作。《文子》則柳宗元也以它為駁書:“其渾而類者少,竊取他書以合之者多。凡孟、管輩數(shù)家皆見剽竊?!绷谠掇q文子》故這里俱不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