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城市的精神》耶路撒冷——宗教之城(22)

城市的精神 作者:(加)貝淡寧


我站在安基連村的施洗者圣約翰教堂前。該教堂是按照基督教傳統(tǒng)在圣約翰出生地建造的。進入教堂,我們看到圣方濟會的象征——耶穌和圣弗朗西斯的胳膊。十字軍東征時建造的教堂后來被毀掉了,后來于1674年在其廢墟上又新建了教堂?,F(xiàn)在的結構大部分可以追溯到19世紀后期。教堂的南墻上有巴洛克時期西班牙畫家弗朗西斯科·里巴爾塔的一幅畫,描述了圣約翰的死亡。

圣約翰死亡的故事是詮釋權力腐敗的很好例子。圣約翰是個非常謙遜的人,除了蜂蜜很少吃別的東西。他獨自一個人生活,可以說是個苦行者,但他是個道德家,敢于譴責希律·安提帕和赫羅迪亞斯的婚姻。據(jù)《新約全書》說,加利利和比利亞的統(tǒng)治者希律·安提帕娶了納巴泰人國王亞里達的女兒。但是在前往羅馬獲得他去世的哥哥希律·腓力的領地時,他遇見了哥哥的遺孀赫羅迪亞斯,并愛上了她。為了娶她,希律·安提帕和妻子離婚。此時,圣約翰已經(jīng)獲得牧師的聲譽,他在離耶路撒冷步行幾個小時遠的約旦河的洗禮可能也很出名。約旦河在希律·安提帕管轄的地方比利亞的邊緣。因此,圣約翰被認為是統(tǒng)治者的政治威脅,更準確地說是以宗教名義挑戰(zhàn)政治權力的道德家。13圣約翰敢于譴責希律·安提帕的婚姻,因此被希律·安提帕投入監(jiān)獄。據(jù)馬太福音說,在希律·安提帕的生日時,赫羅迪亞斯的女兒莎樂美(希伯來語是Shlomit)為他跳舞,作為報答,希律·安提帕答應給她想要的任何東西。莎樂美聽從母親的建議,提出要圣約翰的頭顱,于是就有人用戰(zhàn)馬將圣約翰的頭送來。權力的這種殘酷性和殺人的不能承受之輕,令包括亨利希·海涅14在內(nèi)的許多藝術家感到震驚,他本來構想了這個故事的不同結局,即莎樂美愛上了約翰的頭顱。

貝淡寧和我在珈法門附近遇見了我的博士生奧利。奧利從前是導游,曾為認真看待旅行的耶路撒冷旅游指南寫過幾個章節(jié)。我們在老城的城墻附近見面。這道城墻很長,長4018米,平均高12米,平均寬2.5米。城墻有34座塔和7道門,每道門都有不同的名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