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海潮卷,北戴河中打漁船——毛澤東暢游北戴河
北戴河位于秦皇島市區(qū)西南隅, 是一片海濱。地傍渤海,山明水秀, 綠樹紅瓦, 海鷗翔集, 為中外聞名的海濱避暑勝地。
北戴河本名叫北家河, 明代為海運積儲之地, 海濱命名,遠載遼史。而真正的開發(fā)則始于清光緒十九年(1893 年) 。當時,修筑鐵路的英國總工程師史德華為勘測路線來到金山嘴一帶,發(fā)現(xiàn)了這處金沙如棉的柔軟海灘, 更喜這里海水清澈, 浪潮平緩,是天然的海水浴場。在這里興建了第一所歐式風格的別墅,引起了人們的注目。消息傳到京城, 清政府派員前來考察, 覺得這里不僅適合游泳, 也是避暑勝地, 于是正式宣布北戴河為避暑景區(qū)。此后, 朝廷官員、富商大賈、中外名流, 甚至還有外國傳教士等, 紛紛在此購地筑屋, 北戴河名聲大振, 與美國夏威夷齊名, 被稱為“ 東亞避暑地之冠”。
“你們不要怕冒險”
1954 年, 北京的夏天悶熱如蒸。當時中央機關辦公條件并不算好, 就連毛澤東的住處也沒有空調設備。盡管中南海碧波生涼, 綠蔭遍地, 可是難耐的酷熱還是讓人汗流浹背。中央政治局決定搬到北戴河辦公。于是, 毛澤東帶上兩大箱子書和他那用慣了的舊行李, 來到了北戴河。
毛澤東來到北戴河后, 仍然日理萬機, 除去召開各種會議之外, 還要審閱各地發(fā)展農業(yè)合作社的報告,批閱堆積如山的文件,為《人民日報》修改社論等,每天工作到晨光破曉, 偶有空閑, 讀讀史書, 算是毛氏特色的一種休息。
有趣的是,在海濱浴場讀史的毛澤東,也注意到歷史人物的游泳。比如,《舊五代史》卷十七《雷滿傳》載:雷滿這位少數(shù)民族將領, 爭勝好強, 彪悍驍勇,文身斷發(fā), 嗜好游泳。他在自己家里掘一深潭, 美其名曰“ 水府” 。來了客人,雷滿就在潭邊盛情招待, 一次對客人說, 有蛟龍水怪藏于水府, 他要下去捉拿,說罷將筵席上的珍貴餐具擲入水中, 接著脫去衣服, 縱身入潭, 恣情戲水, 并一一撈出所擲餐具,然后整衣就座,意氣自若。毛澤東對此大為贊賞,提筆批道:“此人習水, 是好事。” 此外, 毛澤東讀《新五代史》卷四十七《華溫琪傳》時,也注意到此人順水漂流幾十里地沒有淹死。毛澤東注意到了這個細節(jié), 在一旁批注:“ 此人必略知水性?!?
毛澤東喜歡讀書, 但他不是只在書本里神游的人, 現(xiàn)在來到海邊, 他要到大海里暢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