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理想不死》博客的重大隱情(2)

理想不死 作者:胡赳赳


所以王小峰寧可拋棄他幾十萬的點擊率而另辟新博客空間,像一個幽靈在網際間游蕩、通夜不寐以及自由表達,這正是個人網絡主義的一個具象。與其說博客大賽獎勵了他個人,不如說是獎勵了個人網絡主義。

另一個神秘的博客“木木”,被認為是“有思想、有肉體”,其博客名叫“一個視頻舞女的身體日記”,有限度的身體裸露圖片和文青式的文字被很多人追捧,但“木木”是男是女,是一個人還是幾個人?這仍然是個謎?!澳灸尽钡某霈F代表了個人網絡主義的一種可能性:即遮蔽式的個人表達。它屈從于網絡的虛擬特征,卻在完成最接近自我的表述。

個人網絡主義的興起在于,它打破了精英與平民的對立,正如人生而平等一樣,在注冊博客的那一刻起,每個人都擁有同樣的表達機會和表意空間,至于博不博、怎么博、博給誰看、如何博出位,那要看個人后天的努力了。

博客的另一個重大隱情是:它締造了一個更為可采信的世界。博客“天子呼來不上床”的主人是符郁,她于一年前因意外而離開人世,但在她的朋友們的鏈接中,她的博客依然“鮮活”,并且,仍然有人來留言。

在她的博客上,有她的一張照片,“星巴克口杯、金屬外殼的手機后面是一張青春的、俊美的、活力四射的笑臉”。而“星巴克口杯”和“金屬外殼手機”正是這個時代的特征,博客所記錄下來的歷史,無論是圖片還是文字,比正史和官方史學更可靠。這正如年鑒學派史學家布羅岱爾拋棄宮廷歷史而轉入對平民歷史的研究一樣,博客所創(chuàng)造的歷史是一部部個人史,這多聲部的個人史就組成了最為宏大的歷史合唱,所以,有人認為博客對當代最大的貢獻是個人史的出現。

影評人王崴去世后,他的親人、好友和fans在網絡上建立了“我們愛王崴”的博客,這樣,王崴在博客上仍然是存在的,這個接續(xù)的過程可以看作是歷史的參與和續(xù)寫。

博客既改變了傳播方式,同時也是歷史的革新。它提供了一種嶄新的將個人史記錄在案的途徑,這是一部不怕風化的歷史,如果說,博客上的人格與現實人格相比,尚有異化嫌疑的話,而網絡記錄的所思所想和如是我聞卻是毋庸置疑的,它既是對現實身份的延伸和補充,又是以網絡身份獨立存在的一個新空間。更重要的是,它的的確確地“既參與歷史又記錄歷史”。

這多么可怕!但博客的歷史鏡像的確立是毋庸置疑的,不關乎技術,更不關乎觀念。假如從一種流行文化的現象來看,博客會不會是一種時尚的潮流而迅速消亡呢?它的人氣會不會像BBS一樣有起有落呢?

這也是博客令人擔心的隱情之一,它所面臨的整個局面是很容易被控制、調動、撲滅或者是利益交換的。

齊格蒙特·鮑曼在《被圍困的社會》中說道:“這是一個擁擠的世界。”他的看法是,并沒有所謂的“外部”,他說:“對于這個擁擠的世界,我們都是知情人士和永久居民,我們沒有別的去處?!辈┛头路鸾o這個擁擠的世界又疊加了一個新的空間,至于那個空間是否仍然“添堵”,則另當別論,有必要銘記的是,麥克盧漢曾說過“這是一個重新部落化的世界”(大意),博客正是這個部落的新寵——但它的走勢卻讓人看不清,這也是越來越多的人在那里大吵大鬧并且爭奪詮釋權的緣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