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控起筆來,寫詩四句:
一枝菡萏瓣兒張,相伴蜀葵花正芳。
紅榴似火開如錦,不如翠蓋芰荷香。
明悟道:“師兄有詩,小弟豈得無詩。”于是拈筆寫四句:
春來桃杏柳舒張,千花萬蕊斗芬芳。
夏賞芰荷如燦錦,紅蓮爭似白蓮香?
寫畢呵呵大笑。五戒聽了此言,心中一悟,面有愧色,轉(zhuǎn)身辭回方丈,命行者快燒湯。洗浴罷,換了一身新衣,取紙筆忙寫八句頌曰:
吾年四十七,萬法本歸一。
只為念頭差,今朝去得急。
傳語悟和尚,何勞苦相逼?
幻身如閃電,依舊蒼天碧。
寫畢放在佛前,歸到禪床上就坐化了。行者忙去報與明悟。明悟聽得大驚,走來佛前看見《辭世頌》,遂說:“你好卻好了,只可惜差了這一著。你如今雖得個男身去,長成不信佛、法、僧三寶,必然滅佛謗僧,后世墮落苦輪,不得歸依正道,深可痛哉!你道你去得,我趕你不著!”當(dāng)下歸房,令行者燒湯洗浴,坐在禪床上,“吾今趕五戒和尚去也。汝可將兩個龕子盛了放三日,一時焚化。”說畢,亦圓寂坐化。“故事”成為主要的,“訓(xùn)誡”反成附加的贅物了。眾僧皆驚,有如此異事!傳得四方知道,本寺連日坐化了兩僧,燒香禮拜布施者,人山人海。抬去寺前焚化。這清一道人遂收紅蓮,改嫁平人養(yǎng)老。
不日后,五戒托生在西川眉州,與蘇老泉居士做兒子,名喚蘇軾,字子瞻,號東坡;明悟托生與本州,姓謝名原,字道清為子,取名端卿,后出家為僧,取名佛印。他兩個還在一處作對,相交契厚。正是:
自到川中數(shù)十年,曾在毗盧頂上眠。
參透趙州關(guān)捩子,好姻緣做惡姻緣。
桃紅柳綠還依舊,石邊流水響潺潺。
今朝指引菩提路,再休錯意戀紅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