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種因緣湊合,有某種物質(zhì)的根據(jù),在某種情形之下,人自然而生,不得不生,非有何生以外之目的也。有人以為吾人若尋不出人生之目的,則人生即無價值,無意義,即不值得生。若有人真覺如此,吾人徒恃言說,亦不能使之改其見解。佛教之無生的人生方法,只從理論上,吾人亦不能證明其為錯誤。若有對于人生有所失意之人如情場失意之癡情人之類,遁入空門,藉以作人生之下場地步;或有清高孤潔之士,真以人生為污穢,而思于佛教中否定之;吾人對此等人,亦惟有抱同情與敬意而已。即使將來世界之人,果如梁漱溟先生所逆料,皆真皈依佛教,吾人亦不能謂其所行為不對。不過依吾人之見,此種無生的人生方法,非多數(shù)人之所能行。所以世上盡有許多人說人生無意義,而終依然的生。有許多和尚居士,亦均“無酒學(xué)佛,有酒學(xué)仙”。印度文化發(fā)源地之印度,仍人口眾多,至今不絕。所以此無生的人生方法,固亦是人生方法之一種,但非多數(shù)人之所能行耳。
選自《人生哲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