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戰(zhàn)而勝:不追求的反而能得到
罵是罵不倒對手的
誰都有可能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對手”,我們總說要學會欣賞自己的對手,也很希望自己能夠做到,但是做到太難了。
如果做不到欣賞你的對手,至少要做到不要罵你的對手。
兩人對壘,誰先罵,誰就一定輸了。先不說格調如何,只是暴露了自己的憤怒這一點,就不可取。
有時,姿態(tài)是件重要的事。中國已故的著名學者梁實秋曾經寫過《罵人的藝術》,其中的一條就是要態(tài)度鎮(zhèn)定。其實他也在告訴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自己的智慧與風度:“罵人最忌浮躁。一語不合,面紅筋跳,暴躁如雷,此灌夫罵座,潑婦罵街之術,不足以罵人。善罵者必須態(tài)度鎮(zhèn)靜,行若無事。普通一般罵人,誰的聲音高便算誰占理,誰來得勢猛便算誰罵贏,唯真善罵人者,乃能避其而擊其懈。你等他罵得疲倦的時候,你只消輕輕地回敬他一句,讓他再狂吼一陣。在他暴躁不堪的時候,你不妨對他冷笑幾聲,包管你不費力氣,把他氣得死去活來,罵得他針針見血。”
你可以從中看到如何“罵人”,還可以學到如何避免一場“罵戰(zhàn)”。
你的對手,僅僅是你的對手;你的憤怒,僅僅是你的憤怒,和全世界都沒有關系。除了偶爾看熱鬧的人可能暫時性地叫聲好,沒有其他的意義。
罵是罵不倒對手的。
你還是應該找準自己的核心優(yōu)勢,正如有個小故事講的:師傅問徒弟,兩條線,如何將其中一條變短?徒弟想了很久。只見師傅拿起一支筆,將另一條延長,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自己長了,對方就變短了。
你的時間用在哪里,你的成功就在哪里。
別刻意追求別人的認可
當我們有了一些生活閱歷后,有時候會好奇這樣一個現象:為什么一個人總在辛辛苦苦地追求別人的認可,卻總是得不到,還有一些人特立獨行,堅持自己的觀點,反而得到了他人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