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當代北京足球史話》三、北京足球80年代兩度輝煌01

當代北京足球史話 作者:金汕


80年代初,北京足球有過較大的起伏。此時,北京隊既有沈祥福這樣的國家隊絕對主力,也有李輝這樣的新秀,但由于北京足球隊歷來堅持小快靈的風格,對抗中總是處于下風,而遼寧、八一、山東這樣力量型的球隊占了上風。要想更上一層樓,必須對小快靈的風格加以改造。在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忘記一個優(yōu)秀教練,他就是曾雪麟。

早在50年代,曾雪麟就作為國家重點培養(yǎng)的球員留學匈牙利。后來曾雪麟隨國家白隊落戶天津,從隊員到教練,幾度春秋,把天津市的足球水平提高到全國一流。曾雪麟在1960年掛靴后就帶領天津隊拿過甲級聯(lián)賽冠軍和全國錦標賽冠軍,是那個時代的雙冠王。70年代他提出來北京和夫人團聚,天津體委雖不愿意放,可也要照顧他兩地分居的實際困難,于是曾雪麟成為北京足球的“新教父”。

曾雪麟帶隊堅持北京隊小快靈的風格,發(fā)現(xiàn)了李輝、楊朝暉、李公一、魏克興 、路建人、劉清等新秀,重用了沈祥福、劉利福等中堅,還有谷大泉、劉德利、陸相賓、張東平、賈光拓、薛繼先這樣技術(shù)型的選手。這屆北京隊還有個重要的特征是后衛(wèi)好。這是因為曾雪麟獨具慧眼地引進了八一隊的于景連、魏石利,讓他們擔當中路防守的重任。實踐證明,他們非常稱職。再加上北京自己培養(yǎng)的右后衛(wèi)王仲興、左后衛(wèi)任嘉慶、夏寶柱,北京隊真正形成了攻擊犀利、防守堅固的特點。對于過去北京足球歷來的“小快靈”風格,曾雪麟認為,“快”和“靈”要堅持,而“小”必須融進“大”。他重用的前鋒劉清和楊朝暉身高為1.86米和1.82米,在80年代初就算是高前鋒了;后衛(wèi)于景連、王仲興、魏石利等都既靈活又壯實,這樣在對抗中就不吃虧了。過去北京隊都是進球多丟球也多,經(jīng)過曾雪麟改造,1982年聯(lián)賽失球倒數(shù)第二少。這樣北京隊積分高出遼寧、廣東、天津、八一、上海諸強,獲得了甲級聯(lián)賽冠軍。這一勝利讓北京球迷歡欣鼓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