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戒律1:每次錄音應該有兩秒的預卷和后卷
錄音時,每段錄音之前和之后留幾秒鐘的靜音時間是有好處的。這樣音效剪輯時可以有更干凈的過渡,并且可以給錄音師和擬音師一點控制自身噪聲和衣服摩擦聲的時間。同時,錄音師也有了確認錄音機開機的時間。在確認錄音機開機時,錄音師除要注意錄音指示燈(如錄音指示燈變紅色),還要注意檢查時間碼是否在前進,確保錄音工作正常進行。
在以往模擬磁帶錄音和數(shù)字磁帶錄音時代,錄音師必須按下錄音鍵然后等上一兩秒,使錄音機達到穩(wěn)定的轉速。有了這個短暫的時間,錄音機齒輪和馬達才能夠同步運轉,從而避免抖晃效應(wow and flutter)這種模擬失真。對于錄像機也是如此。為了確保剪輯準確無誤,視頻剪輯師會讓錄像機在剪輯點之前和之后多運轉幾秒,來避免抖晃效應。一般來講,每個鏡頭前后至少要有兩秒的預卷和后卷。
為了保證錄音質量,事前的預卷是不可少的。如果錄音前后錄音鍵按得匆忙,音頻事件前面或后面部分的聲音聽起來是突兀的、中斷的。需要一點時間才能安靜下來的聲音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比如玻璃碎裂的聲音或物體掉落地面彈跳滾動,幾秒后才停止下來的聲音。事后的后卷可以確保音頻事件中錄下來的東西多于實際需要的東西,這樣才能保證剪輯的順利進行。
利用現(xiàn)代的數(shù)字錄音機,可以隨時進行緩沖區(qū)預錄(pre-record buffer rolling)。例如,利用Fostex FR-2的緩沖區(qū)預錄功能,你可以按下錄音鍵并從十秒鐘之前開始錄音。這種功能在受硬盤空間局限或需要錄制偶發(fā)聲音時特別有用。
想象一下,假如你正在空軍基地附近錄制噴氣飛機起飛的聲音。錄音機的硬盤空間只能錄制四分鐘聲音了,但你還需要錄制F-16的聲音。問題在于你不知道下一架飛機什么時候會從頭頂上飛過。啟用緩沖區(qū)預錄功能后,你可以在等到聽見噴氣飛機的聲音時再按錄音鍵。在按下錄音鍵之后,錄音機會把之前十秒鐘的緩沖區(qū)預錄和按下錄音鍵之后的聲音一起保存下來。
與按下錄音鍵之后一兩秒鐘才開始錄音的年代相比,數(shù)字錄音帶來了巨大飛躍。拿著一堆兩小時長度的DAT磁帶開著錄音機守在鐵道旁“撒網(wǎng)打漁”錄火車聲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
如果你知道錄音開機、錄音停機的恰當時機,那就可以錄下更多有用的聲音素材。而且能夠幫助你避免音頻事件開始前的背景噪聲,也可以避免尾音的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