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龍蟲并雕齋瑣語》027 路有凍死骨

龍蟲并雕齋瑣語 作者:王力


人死,是常事。一個人弄到餓死,凍死,或有病不得醫(yī)藥而死,卻似乎并不是常事;至少,在合理的社會里,這不算是常事。若餓死,凍死,或有病不得醫(yī)藥而死,而又死在路上,更不是常事。又假使——我只敢說是假使——那樣的人死在路上或廣場上,許多沒有人收埋,而又天天有這種事情發(fā)生,除非你早上出門好好地選擇喜神方,否則你可能在一刻鐘之內(nèi),半里路之間,連續(xù)地遇見了兩三件“凍死骨”,這樣,你總不免覺得“于我心有戚戚焉”[1],又不免覺得我們這不合理的社會在這年頭兒要比平時更不合理十倍。

死,是可憐;那樣死法,更是可憐。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如果我們說社會上某一部分人熟視無睹,這是不把他們當做“人”看待,也未免說得太刻薄些。但是,說也奇怪,最懂得可憐凍死骨或餓殍的人卻是正在受凍挨餓或快要受凍挨餓的人。不過若你自命為仁人,抱著“己饑己溺”[2]的襟懷,包你每夜有冤魂來托夢,也就變了庸人自擾;因此有些憤世之徒,在自己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漸漸也學會了硬心腸,望著凍死骨冷笑一聲??缡^。理他呢!殺人犯既不是我,變相的殺人犯也不是我,負有收埋的責任的更不是我!

大家只知道大出殯養(yǎng)活了許多人,卻不知凍死骨也能養(yǎng)活人。在那該死的人將死未死的當兒,自有洋車拉著他“串門”,接受賻儀;在他既死之后,又有饑餓的一群“移尸嫁禍”,因為搬走一件“凍死骨”比挑扁擔更省力,更值錢。聽說某一些機關(guān)每年開銷的“搬尸費”不在少數(shù)。死人如果有知,實在應該向這些移尸嫁禍的人征收所得稅!

報紙上常有尋狗的廣告,一條狗的賞格在萬元以上,可見人不如狗;四川有豬的保險,一只豬的保險費在萬元以上,可見人不如豬。這年頭,人命賤如泥沙,賤如糞土,賤如垃圾——我說什么來著?泥沙,糞土,垃圾,不是都比人命更貴嗎?——再想想看……賤如塵埃,賤如清風明月,賤如文人的心血!

路有凍死骨的反面是朱門酒肉臭。[3]用不著研究經(jīng)濟學,大家都能明白,朱門的酒肉越臭,路上的凍死骨越多。假使有法子限制朱門的酒肉的話,這絕對不是妒忌,也不是替凍死骨打抱不平,而是從這一條路上去“救死”。再者,即使這年頭兒的人命賤如塵埃,也該盡可能地讓他們“入土為安”。慈善家們——我只說慈善家們——應該不讓他們做那暴尸七日的董卓[4]。

(一九四四年三月五日《生活導報》五十八期)



[1] 語見《孟子·梁惠王上》。原意是我心也有同感,這里指由于害怕而有點心驚。戚戚,心動的樣子。

[2] 同情別人的苦難,并想去解除這些苦難,《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p>

[3] 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p>

[4] 東漢末獻帝時為太師,專權(quán),被呂布所殺,尸體擺在街上。因為他肥胖,守尸人在肚臍上點起燈來。事見《后漢書·董卓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