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哲學導論》第4章 自我(35)

哲學導論 作者:(美)羅伯特·C·所羅門


女性從屬地位的普遍性

無論什么地方,無論在哪一種已知的文化中,婦女都被認為在某種程度上劣于男人,我這樣說是什么意思?首先,我必須強調我所談論的是文化評價,我說的是每一種文化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術語作出的這種評價。但是,我有什么證據(jù)說一種具體的文化認為婦女是劣等的呢?

如下三種論據(jù)就足以證明:(1)明確貶低婦女的文化意識形態(tài)因素和告訴者的陳述,它們給予婦女的角色、工作、產(chǎn)品和社會背景的聲望,顯然不如給予男人和男性相關物的聲望;(2)符號設計,比如污穢的屬性,它們可以被認為是作出劣等評價的含蓄表述;(3)社會結構安排,它們把婦女排除在某些領域之外,使她們不得參與其中或與之接觸,而社會的最高權力被認為正是存在于這些領域。當然,這三種論據(jù)可能在任何具體體系中都是相互聯(lián)系在一起的,盡管并不必然如此。此外,其中每一種論據(jù)通常都足以作出女性在特定文化中處于劣等的觀點。當然,女性被排除在最神圣的儀式或最高政治委員會之外,就是一個充分的證據(jù)。當然,明確貶低婦女(和他們的工作、角色、產(chǎn)品等等)的文化意識形態(tài)也是充分的證據(jù)。諸如污穢這樣的符號標識物通常也是充分的證據(jù),盡管在一些情形中,男人和婦女彼此會相互污染,因而需要進一步的標識物--而就我的調查所知,總是可以找到這樣的標識物。

因此,無論考慮所有這三種證據(jù)還是其中的任何一種,我都會堅決主張:在所知的每一個社會中,我們都發(fā)現(xiàn)婦女從屬于男人。

◆◆◆

自然與文化

我們如何解釋對婦女的普遍貶低這種現(xiàn)象呢?當然,我們可以把這種情形歸結于生物學決定論。生物學決定論者主張,一切物種的男性都有與生俱來的某種東西,正是這種東西使他們自然地成為支配性別。而女性缺乏“這一東西”,因此,婦女不僅自然地處于從屬地位,而且一般來說,她們十分滿意她們的地位,因為這一地位為她們提供了保護和最大化母性快樂的機會,在她們看來,這些是生命中最令人滿意的體驗。無需對這一立場加以詳細駁斥,我想我可以公平地說,它未能在使學術性的人類學領域中的所有人滿意的基礎上立足。這就是說,并不是生物學事實無關緊要,也不是說男人和婦女沒有不同,而是說,這些事實和差異只有在受文化規(guī)定的價值體系框架下才呈現(xiàn)出優(yōu)/劣的意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