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哲學(xué)導(dǎo)論》導(dǎo)論(1)

哲學(xué)導(dǎo)論 作者:(美)羅伯特·C·所羅門


未經(jīng)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

他不是第一個哲學(xué)家,但他曾經(jīng)是,而且依然是哲學(xué)家們的典范。德爾菲的神諭曾宣稱,蘇格拉底(公元前470-前399年)是雅典最智慧的人,而他的人生觀采用的正是德爾菲的銘文--“認(rèn)識你自己”。他的卓越之處在于他意識到自己的無知,然而,他這樣的自詡,謙卑中不無傲慢,此后,他用盡余生所做的,就是愚弄那些自稱“智慧之人”的雅典人。

在蘇格拉底和當(dāng)時的其他批評者看來,雅典政府腐敗不堪、笨拙無能,與幾年前伯利克里的“黃金時代”相比,恍若隔世。哲學(xué)論辯變成了耍小聰明和散布謠言,以及為了贏得辯論和法律訴訟所使用的修辭詭計,政治野心取代了正義和對美好生活的追尋。蘇格拉底認(rèn)為,雅典人滑巧地高舉著他們的原則,如同在一場球賽中舉著寫滿口號的橫幅,可是,他們卻很少去踐行它們,至于對它們加以省察,那更是少之又少了。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他發(fā)展了一套提出看似幼稚的問題的技巧,使他的聽眾陷于他們自己導(dǎo)致的混亂和偽善中,由此戳穿他那個時代的矯飾自負(fù)。針對他們那些安逸的確定性,他教之以“未經(jīng)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他稱自己為“牛虻”(一種令人討厭的蟲子,叮人很痛),要使他的同胞公民遠(yuǎn)離他們一直以來的那種自鳴得意、自以為是的心態(tài)。因此,他樹敵不少,遭人諷刺,阿里斯托芬的戲劇《云》就是一個例子。

阿里斯托芬,《云》①

蘇格拉底的學(xué)生:一只跳蚤咬了凱瑞豐的眉毛之后,跳到了蘇格拉底的頭上。于是蘇格拉底問凱瑞豐,這只跳蚤所跳的距離是它自己的腳長的多少倍。

斯瑞西阿得斯:他是怎樣測量的呢?

學(xué)生:絕妙啊。他熔化了一塊蠟,捉住這只跳蚤,把它的雙腳浸在蠟里,然后,冷卻的蠟上面就形成了一雙波斯鞋。再把它們截下來測量,他就這樣找到了它們的尺寸。

斯瑞西阿得斯:宙斯??!這是多么敏捷的才思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