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如何解釋“經濟增長之謎”?為什么有些國家在增長方面做得很好,而其他國家卻做得不好?
愛因斯坦曾說:“我們可以體驗到的最美好的東西是奧秘?!焙芏嘟洕鷮W家都會非常認同這句話,因為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都投身于解決這一難題。羅伯特·盧卡斯是我曾在芝加哥大學的教授,他對經濟周期研究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并以此贏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但他同樣很詫異:“經濟學家怎么能對增進一國財富不感興趣呢?”(Lucas 2002, p. 2)當研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國家之間的不同趨勢時,他還指出:“在研究數(shù)據(jù)的同時怎么能不去注意它們所代表的可能性呢?印度政府有可能采取一些行動,使得印度經濟的增長像印度尼西亞和埃及那樣嗎?如果可以,需要什么行動呢?如果不可以,什么是 “印度的本質”,使得它表現(xiàn)如此?思考這樣的問題其結果對人類福利的改善是驚人的:一旦一個人開始思考這些問題,他就很難再去思考其他任何問題?!保↙ucas, 1988, p. 5)
繼我在芝加哥大學時的導師西奧多·舒爾茨(Theodore Schultz)和加里·貝克爾(Gary Becker)等人之后,盧卡斯認為:從傳統(tǒng)農業(yè)經濟向現(xiàn)代經濟增長模式的成功轉型,關鍵取決于人力資本的加速積累。盧卡斯曾試圖將這個想法放在經濟增長的總量模型中,從而使其表現(xiàn)“更符合經濟發(fā)展的事實,而不是集中于經濟增長動力的其他虛幻的方面?!保↙ucas, 2002, p. 16)
認識到“經濟增長的源泉甚至是特征為人力資本的增長這一觀點仍然時常被人誤解,一個看不見的原因對經濟增長產生了重要的可見影響,這或多或少會讓人覺得是一種解圍的說法”,盧卡斯提出了一個通用的框架,來解釋增長為何是持續(xù)的,以及在不同的國家增長率為何有所不同(Lucas, 2002, p. 16)。他所提出的模型框架包含物質和人力資本的積累,這種積累可以通過知識擴散或“干中學”完成,貿易可以使這一過程加速。[1]盧卡斯舉例說明,一個欠發(fā)達國家要想轉變成為一個現(xiàn)代的經濟體,必須經歷人力資本加速積累的過程。社會及其公民必須對于“發(fā)展創(chuàng)造的各種新的可能性”持開放態(tài)度(Lucas, 2002, p. 18)。
他還通過現(xiàn)實生活中有趣的軼事,強調人力資本積累的重要性。例如,他喜歡講他在芝加哥居所附近的一個干洗店主的女兒的故事。當他把他的襯衫送去這家新開的由一位“英語水平僅夠應付生意往來”的韓國女人經營的洗衣房時,她3歲的女兒正坐在柜臺上學習算術。小女孩很擅長算術,而且顯然對此也很感興趣。他推測:15年后,那個女孩將和教授們的孩子以及政治家的后代一起,在芝加哥大學或加州理工學院學習!
[1]盧卡斯在1997年耶魯大學的庫茲涅茨講座上提出了類似的觀點。他認為:在工業(yè)化早期階段,人力資本的增長和人口結構的轉型的交互作用是重要的原因。他還使用了擴散模型說明了工業(yè)革命所造成的收入不平等可能已經達到了頂峰,在21世紀收入差距可能會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