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出自宋朝政治家司馬光編著的《資治通鑒·卷一》。他在論述“智伯之亡”時,提出了關于“德”與“才”的區(qū)別與作用的精辟見解。我在此摘錄并配譯,供各位參考:
原文(1):“夫才與德異,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謂之賢,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譯文(1):“才”與“德”不同,但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將它們叫做“賢能”,這樣就可能看錯人?!安拧笔侵嘎斆?、明察、堅強、果毅;德是指正義、剛直、公正、平和。才輔助德,德統(tǒng)帥才。
原文(2):“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
譯文(2):德才兼?zhèn)涫鞘ト?;無德無才是愚人;德勝過才是君子;才勝過德是小人。
原文(3):“凡取人之術,茍不得圣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則?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為害豈不多哉!”
譯文(3): 挑選人才的方法是:若找不到圣人、君子,與其得小人,不如得愚人。為什么呢?君子用才干來行善,而小人用才干來作惡。持有才干做善事,能無善不為;而憑借才干作惡,就無惡不作。愚人即使想作惡,因不夠聰明,力量也不夠,這就好像小狗撲人,人能制服他;而小人用詭計,陰謀足以得逞,他的力量又大到足以施暴,這就如惡虎長了翅膀,他的危害難道不大嗎!
原文(4):“夫德者人之所嚴,而才者人之所愛。愛者易親,嚴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遺于德?!?/p>
譯文(4):人們敬畏有德的人而喜歡有才的人。人們?nèi)菀子H近讓人喜愛的人而疏遠令人敬畏的人,所以察選人才者往往看到人的才干而忽略他們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