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宗當(dāng)皇帝,先罷免了令狐绹,改任白居易的從弟白敏中。一天,白敏中在上朝時,不幸跌倒于宮殿的臺階之上,腰部受傷,行動不便,不能上朝議事參政。他為了不影響國事,曾三次上表辭位,愿歸鄉(xiāng)以守祖塋,懿宗不允。四五月間,右補(bǔ)闕王譜上疏說:“陛下理政之初,乃宰相盡心之日,不可暫缺。白敏中自正月臥疾,今已四個月了,陛下雖與相坐說話,未嘗三刻,天下之事,陛下常無暇與之講論。臣請罷去敏中相位,另訪碩德大才之人,以佐朝政。”懿宗遂命眾大臣討論,大家認(rèn)為王譜侵害了白敏中,乃貶王譜為陽翟令。白敏中辭位之事被擱置下來。九月,白敏中第四次上表辭位,懿宗詔命白敏中為司徒,中書令,減少其擔(dān)負(fù)的一些事項。懿宗不撤白敏中的宰相之職,因為他正好可以借此不議或少議朝政,自己落得耳根清靜,將更多時間用來痛快地玩樂。
唐代宰相的權(quán)利很大,皇帝對政事處理興趣不濃,按說宰相應(yīng)該多為皇帝分擔(dān)一些,可懿宗所任命的宰相多是些不能勝任之徒?;蚵德禑o為,或貪財如命,或人品卑劣。懿宗在位期間,一共任用了21位宰相:令狐绹、白敏中、蕭鄴、夏侯孜、蔣伸、杜審權(quán)、杜悰、畢誠、楊收、曹確、高璩、蕭置、徐商、路巖、于琮、韋保衡、王鐸、劉鄴、趙隱、蕭仿、崔彥昭。如在咸通五年被任命為宰相的路巖和稍后當(dāng)宰相的韋保衡相互勾結(jié),在《新唐書?路巖傳》書道:“奢肆不法,俄與韋保衡同當(dāng)國,二人勢動天下,時目其黨為‘牛頭阿旁’,言如鬼陰惡可畏也。”牛頭阿旁是指地獄中長著牛頭的鬼卒。宰相被百姓稱為惡鬼,可見其為人。長安城的老百姓還把曹確、楊收、徐商、路巖四個宰相編了一首《嘲四相》歌謠:
確確無論事,錢財總被收。商人都不管,貨賂(路)幾時休?
路巖曾把政事委托給手下一個小吏邊咸。地方官員陳蟠叟進(jìn)京時給懿宗進(jìn)言說,如果皇帝抄了邊咸的家,他們家的一半財產(chǎn)就足以供應(yīng)軍隊兩年吃與用。懿宗很詫異,等問清邊咸是路巖的親信后,懿宗很惱怒,認(rèn)為陳蟠叟是在暗諷他用人不當(dāng),當(dāng)場痛斥了陳蟠叟一頓,不僅如此還將其流放到了愛州(今越南清化市)。面對這種結(jié)局,日后再無官吏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