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吳起翻開《孫子兵法》的時候,《六韜》中的疑惑,被瞬間解開。就像禪宗的大師們對于不能悟道的弟子突發(fā)的大喝與加身的大棒一樣,醍醐灌頂。吳起在那一夜突然開悟,何謂兵者,詭道是也!
詭道用通俗點的話來講就是“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意思就是用兵打仗不能一成不變,就像水沒有固定形態(tài)一樣,在杯子里就是圓柱形,在盤子里就是圓形,在江河中就是滔滔的江水,在小坑洼中只不過是一小點污水。關(guān)于“詭道”的運用,除了孫武之外,對它運用最好的其實并不是吳起,而是第一位給《孫子兵法》作注釋的魏武帝曹操,他就很直白地在“兵者,詭道上”寫上這么幾句話“兵無常形,以詭詐為道”。意思很明白,打仗沒什么好辦法,就是以詭詐為主。而曹操一生行軍打仗也無不以此為主,以至于后來根據(jù)曹操的這句話形成的一句俗語成為根植在中國人心靈中的一種處世態(tài)度,那句話就是《三國演義》中曹操對來投奔的許攸講的“兵不厭詐!”官渡之戰(zhàn)的時候,擁有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四州的袁紹攜數(shù)十萬之眾揮師南下與曹操的幾萬大軍對峙于官渡,戰(zhàn)爭相持不下的時候,袁紹內(nèi)部發(fā)生了分裂,這是因為袁紹空有名士的姿態(tài),卻不會御人,致使袁紹營中謀士不合,田豐被下獄,沮授有才不得展示,而在官渡戰(zhàn)場上最有謀略的許攸,也被郭圖等人誣陷暗中私通曹操,使得袁紹一度想殺許攸。而且根據(jù)《三國志》和其他的一些史料上記載,許攸為人比較貪,所以家人也有過一些無法亂紀的勾當,所以驚懼氣憤的許攸在一日深夜真正的跳槽到曹操那里,正在洗腳的曹操聽說許攸前來,光著腳跑出大帳,摟著許攸這位昔日的好友大笑著呼喊“吾事濟矣!”但是走入大帳后的許攸開頭就問曹操的大軍糧草還有多少儲備,曹操高聲笑道“我軍軍糧足可支持一年”,許攸不信,曹操再次笑道“開玩笑了,半年”,許攸還不信,曹操這時低聲說道“僅有三個月之糧”。許攸表示你蒙誰呢?穿鞋要走,急得曹操一把拉住許攸,附耳悄聲說道“只有本月之糧”,并且再三叮囑許攸不要泄露機密,可是從小和曹操一起長大的許攸怎么不知道曹操的本性,何況許攸為求在曹操軍中立時占據(jù)一席之地已經(jīng)準備好了一張王牌,只見許攸大聲說道“休要瞞我,糧盡矣!”馬上唬得曹操臉色劇變,問許攸如何得知,許攸這才出示曹操寫給許昌荀彧的催糧信,并且笑道:“人言孟德奸詐,今日一見果不其然?!倍懿僖哺堑靡獾匦Φ溃骸氨粎捲p?!?/p>
此后,許攸便獻出夜襲烏巢的計策,再加上曹操行軍打仗一貫的詭詐,最后終于險勝袁紹,底定中原,為后來三國歸晉創(chuàng)造出最有利的條件。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率軍打仗,將兵用兵“詭道”永遠是其最核心的要素。
那夜,與往日的夜晚一樣墨黑無奇。只有夜梟在窗外低鳴,可是行館內(nèi)的吳起,卻以夜梟的低鳴作為自己步入成功的天倫之樂。那夜的吳起,天地山河盡皆被其掌握在心中,當時已經(jīng)而立之年的吳起猶如潛伏的猛虎,埋伏著自己的爪牙,等待著咆哮的一天?;蛟S,吳起后世的同鄉(xiāng)鄆城人宋江在潯陽江畔所寫的《西江月》最能代表那時的吳起:
自幼曾攻經(jīng)史,長成亦有權(quán)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
這只老虎終將使天下膽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