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初,500元是許多城里人整整一年的收入,尚在溫飽線上掙扎的農村人家,更是難以籌到這筆巨款。家里沒錢,劉漢元就想通過村里簽字、鎮(zhèn)上蓋章,然后找信用社貸款。然而當時在池塘里每立方米養(yǎng)出0.5公斤魚來已屬不易,你一個毛頭小子,要貸款500元去那條水流速度超快的尾水渠里養(yǎng)魚?鎮(zhèn)上領導看完報告將紙一扔,一盆涼水潑來:“河溝里養(yǎng)魚?妄想吃湯圓!”劉漢元備受打擊。
但是他的創(chuàng)業(yè)激情并沒有被澆滅,正如西方人說:“直接的行動即使不能奏效,也富有健康的朝氣?!鼻八己笙?,他找到眉山縣水電局自己單位的領導,提交了利用流水養(yǎng)魚的科研方案。領導對這種大膽試驗表示支持。于是劉漢元提出申請500元的科研經費,后來這筆款項申請被報到了樂山地區(qū)水電局,地區(qū)水電局簽字后撥錢要通過財政局,劉漢元往樂山財政局跑了好幾趟,各個部門反復研究,也沒人敢簽字。當時,500元真不是個小數目啊,在財政局眼里,什么渠道金屬網箱式流水養(yǎng)魚?亂七八糟的,天方夜譚,高風險,高投入,錢一投下去,完全是打水漂。劉漢元的努力最后還是落了空。
數月上下奔走未果,年輕的劉漢元備受煎熬。
作為一個科研項目,當時有相當一部分專家不看好劉漢元的試驗方案,說別瞎折騰了,別把自己套進去。備受打擊的劉漢元心里非常復雜,做還是不做?他夜夜輾轉反側,幾乎動搖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