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同里轉(zhuǎn)著轉(zhuǎn)著,就回到了原點。它總是引導(dǎo)我們回到最初出發(fā)的地方。
享受旅行的最好方法非游歷胡同莫屬。在胡同中漫步,我們會遇見靠在墻上的殘舊自行車、在陽光下晾曬的衣物、好奇地洞開著的窗口、坐在屋頂發(fā)呆的閑云野鶴。還會邂逅擱在門口的天竺葵花盆、被丟棄的椅子、一棵斜倚在椅子上的杏樹、溢出墻壁的鋼琴聲,以及悄悄抹畫在墻壁上的涂鴉。我們在圣托里尼的胡同里閑逛,也在東京的胡同中徜徉。倫敦、巴黎、都柏林、曼谷以及上海的胡同里,都有我們悠游的足跡。麝香草的香氣和食物誘人的味道在胡同里橫沖直撞。在擁吻的情侶旁稍稍駐足,追趕迅速消失在拐角處的一只貓。胡同的墻上凌亂地貼著租房廣告、尋狗啟示和選舉海報,地上則躺著收據(jù)、報紙和廢舊的書籍。起風(fēng)時,這些紙片到處亂飛,但這不妨礙胡同成為可愛的地方。
我們在胡同中體會時間的體己與親切。胡同收藏起時光和生命的點滴,再把它們展示給某個偶然尋來的旅行者。即使在胡同的故事中迷醉,也不會遭人叱責(zé)。胡同走過的歲月溫暖而平和。對我們而言,胡同好似兒時的秘密基地,充斥著斑駁的色調(diào)。
玩賞胡同的方法很簡單,只是靜立其中,腳步便會被自然而然地牽引。面前出現(xiàn)美麗的景致,只需安靜地按下相機(jī)的快門。那個瞬間,胡同不再是抽象的時間,而是化身具體可感的風(fēng)景降臨。想要完整地享受胡同之旅,應(yīng)選在人流稀少時。霧靄倚在墻根,露水凝結(jié)在花盆的邊緣,天空灰沉沉地壓下來??這是純度百分百的胡同風(fēng)味。
做一個“胡同命名家”也不錯。每個胡同都有只屬于自己的名字,經(jīng)驗豐富的旅行者會留神那些褪了色的門牌、壞掉的路燈和脫落了把手的大門。于是,“獨思胡同”、“午后四時的愛戀”這類名字就出現(xiàn)了。在胡同中漫步,不時會碰見手托下頦、心滿意足地點著頭的人,這些,就是胡同命名家了。
胡同向我們傾訴,棲居其中的一切都向我們喁喁細(xì)語。誰在這條胡同里出生然后移居去了大都市(至今仍音信全無),誰在這條胡同里和某個女子墜入愛河,又有誰一生寸步不離地與胡同相守。胡同知道,旅行者們把自己私密的往事帶到了世界各地。就像老人愛給孩子講故事打發(fā)時間一樣,胡同誘惑著旅行者的腳步將自己渡向時間長河的彼岸。
旅行者若是想寫出感動讀者的游記,總是到胡同中搜尋靈感,也是因著這個緣由。旅行者寫出的故事,乍看都似自己親身經(jīng)歷,其實不然。那些故事來自胡同里的面包師傅、車手的兒子、皮條客、女人、乞丐、僧侶和扒手,旅行者不過是利用這些鮮活的證言轉(zhuǎn)述了胡同錯綜復(fù)雜的回憶而已。
某個杰出的胡同冥想家兼旅行者曾說,成就這個世界的神秘的,不是熾熱的火山,也不是無法探知深度的海洋,而是數(shù)量龐大不知藏匿于何處的胡同。而胡同有千千萬萬條是因為,僅有一條胡同不足以盛下世上所有的神秘。他現(xiàn)在正在畫一幅世界胡同地圖,這大概是包含著我們生之秘密的最隱秘的地圖了。
我有時會遐想這樣的畫面:茫茫然地走進(jìn)一條美麗的胡同,拐過轉(zhuǎn)角,然后消失在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