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解讀:家訓是家族生生不息的源泉
家訓,是家庭或家族對晚輩教導或訓誡的話。它的表達形式深刻雋永,它的意境陶冶情操,它的價值催人奮進,它的精神感召心靈。正是這些讓人積極向上的文化情愫,怡悅人們的情志,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現代人的心理結構,強化理想信念,構成符合時代精神的文化素養(yǎng)。
家訓體現了治家的文明規(guī)范,是不斷進取的精神加油站,能夠讓人"廣見聞,增智慮",明禮儀,懂事。執(zhí)守正道,合乎禮法,這正是今天"現代家訓"之意義所在。核心提示:家訓來源于一生感悟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段傳奇,經歷了傳奇的人,總會有自己的感悟,這種感悟如果能傳遞給子孫后代,一代代地積累下去,能形成一個家族生生不息的脈絡。
三字經里面有一句話:"人遺子,金滿籯,我遺子,唯一經"。這本經,也可以是一本咱們自己家里的《家訓》。這是多可貴的禮物!
三、現代社會中應如何傳承家訓?
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特別是改朝換代的時候,物質財富、物質文明被極度破壞,到了極端殘酷的程度,但是,中華民族仍然一脈相承地傳承下來了,依靠的,主要是精神和文化的力量。
這其中,家訓文化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然而,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人失去了信心,對自己的傳統文化開始批評,開始顛覆,西學東漸,中國人在開放學習的同時,對自己的文化傳統保留得不夠。
顛覆得最徹底的,應該就是家訓了。破除封建,破除家長制,首當其沖,就是破除家訓。
文革后的中國,人口流動,現代通訊手段多樣,生活節(jié)奏加快,原有的家庭格局被徹底打破,家訓文化似乎失去了生存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