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是廢話,但也不是,因為這是變不了的,所以我對你說的話一定不是想要害你的,對嗎?”
她不作回答。
“這第二,你是學生,我是老師,我知道的事情肯定比你多一些吧?”
她更不吱聲了。
“所以,以后你有什么事最好和我商量商量,這樣我就可以給你出出主意,想想辦法,至于我說的你不一定要照辦,但肯定是值得參考的,你看行不行?”
“行!”她回答得很干脆。
“那好,現在你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
看著她蹦跳著回到她自己房間去的樣子,那時我還不知道孩子今后究竟會如何發(fā)展。
但是至今我自己一直堅守了這樣的承諾。
是什么促使我產生這樣的念頭呢?也許是因為在跟孩子的接觸過程中發(fā)現,只有當我們蹲下去用眼睛平視對方與孩子說話時,雙方的相互交流才會變得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