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每個人都應(yīng)該做自己的醫(yī)生,應(yīng)該具備足夠的心智和理智,對自己的情況做出診斷,無論是精神上、還是肉體上,這比其他人的診斷結(jié)果更為準確。
壽命長短只有自己知道,他人無從知曉。
這是一項相當好的普遍法則,除非有意外發(fā)生,人的壽命與自己的預(yù)期相符,或者換一種你喜歡的說法,人能活到自己夢想或希望的壽命。
俗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很多人都受到這種謬論的困擾,因此,很多人活到六十五歲時便開始放慢腳步,變得消極。他們放棄事業(yè),退出忙碌充實的工作,終止事務(wù)。殊不知,此時死亡與崩潰正悄然襲來。還有些人一直工作到八十歲才開始做其他人在七十歲時做的事情,兩者的結(jié)果非常相似。
很多強健、積極、認真的人邁進了八十歲的門檻,死于八十二、八十三、八十四。其原因更多在于心理而非生理。在他們看來,這個年齡是極限,生死都應(yīng)遵守此限制。
我要提出一個普遍的觀點,活到一百歲的秘訣是將時間的問題拋在腦后,只需繼續(xù)積極、熱心地投身于各種事務(wù)中,此外不要暴飲暴食。
無論年輕或年長,尋求悠閑放松還是肉體快感的人都面臨危險。為了消除體內(nèi)滋生的毒素,保持活躍必不可少。活躍的大腦對人體器官做出反應(yīng)。因此思想是一項生理過程,為了消除毒素、保持健康,打算退休、退出游戲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如果放棄一件事,你必須開始做另一件更困難的事。
使人們長壽的是早期生命中一個真摯的誓言,努力踐行誓言:“絕不輕言死亡!” 只有這樣的人才能跨越世紀,百歲老人幾乎無一例外都是毫無痛苦地離開人世。沒有哪一項身體檢查能夠查明內(nèi)在的思想和心態(tài)。
深知這一點的人能夠判斷自己的壽命,并且比其他任何人的推測更準確;我相信如果他是誠實之人,只要正確評估自我,排除意外,就能算出離開人世的日子,如同摩西在西奈山上一樣。